爱不需要太努力,爱需要更智慧。.
01担心考不好休学的孩子很多
最近,因孩子休学来咨询的妈妈占了一半还多。休学的背后,是孩子对学习成绩的焦虑担心。
我们都知道孩子学习压力大,特别是进入初中后,孩子是大考小考不断,孩子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有些孩子因为担心考不好,不敢去上学了。
当孩子有考试焦虑,考前跟爸妈说“妈妈,我不想去考试,每到考试我都很紧张呀!”作为家长的您,会怎么回应孩子呢?
02三种不当的回应
家长如何回应孩子的考试紧张,可能会影响到孩子是否能继续有信心在学校里待下去。这三种回应会加重孩子的考试焦虑。
第一种回应:家长会跟孩子说“不要紧张”。
家长说这句话,是想安慰孩子。但是,这句话不仅帮不到孩子,反而让他更加紧张了。
为什么这么说呢?
我们来做个体验。请你闭上眼睛,听我下面三句话:不要去想一头粉色的大象。我再强调一下,不要去想一头粉色的大象,我再强调一下啊,不要去想一头粉色的大象,千万不要想。你现在可以睁开眼睛了,你告诉我,你想到了什么?很多人都在想说粉色的大象。我跟你讲了,不要去想大象的呀!你为什么还要想大象呢?
这就是我们心理学里面一个非常重要的原理:我们的潜意识会屏蔽所有的负面的词。当你告诉孩子不要紧张,孩子大脑里都是紧张这个词。
所以,当你告诉孩子“不要紧张”时,你非但没有帮助到孩子,反而让孩子更加紧张了。这是第一个错误的回应方式。
第二种回应:期末考试这种小考你都紧张啊。那中考到了高考怎么办?你这个心态怎么能行呢?
家长这么回应孩子,忽略孩子的感受,不仅没有降低孩子考试的焦虑,还雪上加霜,放大了孩子对未来要中考高考的恐惧和焦虑。
第三种回应:现在知道紧张了?平常干嘛去了?我看你玩手机的时候,不紧张的吗?我让你多写点作业一个字都想写,你现在知道紧张了?
家长这么说,其实是想警告一下孩子,学习要提前做好准备。但是,若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考虑下,那个时候,他不需要教训,他是需要家长的理解和支持,需要家长的帮助。
03正确回应孩子的五个步骤
接下来分享如何跟孩子有效沟通。按照这五个步骤去跟孩子沟通,孩子在考前紧张焦虑的情绪,可以瞬间瓦解。
第一步:看见。
当孩子说“妈我有点紧张”时,家长可以这么说:“我看到了,要考试了妈妈看到你紧张,妈妈看到你担心了。”妈妈把孩子的担心和紧张表达出来。
第二步:共情。
什么叫共情呢?感受到孩子那一刻的心路历程,并替孩子表达出来。
具体可以这么跟孩子说;“妈妈看到你很紧张,很害怕,担心考不好。你知道吗?妈妈像你这么大的时候,面临期末考我也会紧张,尤其是遇到我不会的题。”
第三步:接纳。
接纳是最重要、最关键,最核心、也是很多父母都忽略的一个点。没有这一步,后面的第四步第五步根本都是无效的。
你告诉孩子:孩子考好考不好是可以的。考试紧张也是正常的,说明你对考试很重视。
这句话对孩子来说至关重要,就像孩子的定海神针。你知道孩子为什么会考前紧张?孩子为什么会害怕考试?因为他害怕考试出来之后,成绩没考好,也许你会批评他,你会指责他,甚至你还会打他。但是如果这一刻,你告诉孩子,没有考好也是可以的。你去观察孩子,是不是他觉得整个身体一下子放松的感觉?
当然,这句话不仅仅是说给孩子听的,也是说给家长自己听的。当孩子跟你说,他考前紧张的时候,你紧不紧张?可能你也会紧张。一旦你紧张了在意了,孩子能感受到家长的紧张感。那么,孩子就会放大这份紧张。
所以,接纳并不仅仅是接纳孩子,也要接纳自己。家长坦然面对孩子的考试,孩子才能安然度过考试焦虑。
第四步:重新建构。
重新建构就是就是把一个负向消极的情绪或想法,转变为积极正向。形象一点说,就是把一所老旧房子,拆掉重新建为更好更美观实用的新房子。
考前紧张焦虑是带有负向的消极的情绪,很消耗孩子的能量。用重新建构换个说法:
“考试紧张是因为你希望考一个好成绩。是你很重视这次考试,说明你是一个对待考试非常认真的孩子,重视学习结果的孩子。”
如果你是孩子,听完家长这么解读你的焦虑紧张,你脑海里面记住了什么?妈妈理解我考试前的焦虑紧张,也看到我对待考试态度是认真的,重视的。家长的正向积极的解读,就会激发孩子的能量状态,让孩子从焦虑紧张的状态,开始转变为积极的有能量的状态了。
当一个孩子具备了重新建构的能力,他在困难和挫折面前,就具备了抗压能力。
第五步:表达爱。
“孩子,无论你考试结果是什么样,爸爸妈妈永远爱你,你在妈妈心目当中永远是我最爱的孩子。”
我曾经做过一个咨询,家长找到我向我求助时,我心疼这个孩子。因为爸妈做了让我觉得非常极端的事情。就是当这个孩子成绩特别好的时候,对孩子有求必应。上学就是车接车送,想要什么就买什么。但是当这个孩子考不好的时候,成绩特别糟糕的时候,所有的一切好待遇全部取消,家里面的氛围,就像冷宫一样,自己坐公交车上学。结果最后导致孩子初三中考前彻底厌倦休学。
表达爱,就是打消孩子对考不好可能不被爸妈爱的恐慌,是给孩子的一颗定心丸。希望我们父母能做到这个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