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粪尿竟是宝贝?牧原改良盐碱地“变废为宝”,农户抢着种地!

畜牧很懒 2024-05-31 21:34:53

"昔日白茫茫,今日绿衣装。水田蛙声起,秧苗日日壮。稻香飘四方,牧原有力量。"五月中旬,正值吉林省大安市的水稻插秧季节,在田里进行机械插秧的叉干镇六合堂村水稻种植大户谷景龙看着眼前被治理过的盐碱地,不由得唱起了当地农民们自编的顺口溜。在他身后,则是一大片牧原集团利用养殖水肥改良治理盐碱地后发展的生态农业基地。

盐碱地焕发生机

松嫩平原西部是世界三大片苏打盐碱土集中分布区域之一,大安市地处松嫩平原腹地,有盐碱地95万多亩,占全市未利用土地一半以上。

为何一个养殖企业要探索进行盐碱地改良治理呢?

"源于牧原‘田养猪,猪养田,生态循环发展’的环保理念。种植过程中施用养殖产生的粪肥,不仅有助于生态环保,也能实现种养循环。然而,大安市大片的盐碱地却让种植举步维艰,所以,我们只有先进行盐碱地改良治理,才能实现种养循环。"牧原农艺师党亚博说。

3年前,党亚博从河南农业大学毕业后入职牧原集团。他来到大安牧原后,负责盐碱地改良种植工作。

"从2019年起,我们建立了大安牧原种养循环示范园,开展盐碱地改良试验。"党亚博介绍,牧原将养猪产生的猪粪尿固液分离,固体粪加工成有机肥,液态粪水通过厌氧发酵后变成水肥。依据作物需肥规律及盐碱土壤特性设计多种有机肥与水肥配施方案,在反复的试验论证后,施肥方案既保障作物产量,还能改良盐碱地土壤理化性质、提升基础地力,打通了种养循环结合的盐碱地改良路径,"通过两年的改良,第三年就能正常种植水稻。"他说。

盐碱地之所以能通过养殖水肥改良治理后长出优质高产的粮食,不仅缘于养猪粪水中含有植物生长所需的氮、磷、钾等营养成分,还含大量钙、镁离子,它们能够改善土壤团粒体结构。同时,水肥中丰富的有机质,也能够促进土壤团粒体结构的形成,并且在被土壤微生物分解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有机酸,能够有效降低土壤碱度。因此,养殖水肥在盐碱地进行施用不仅能够减少化肥使用,更能显著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升土壤肥力,从而实现对盐碱地的改良。

种植户抢着种地

现在,在养殖场周围规模化租赁承包经营土地的农户越来越多。

谷景龙说,"猪场周围,即使没有改良的盐碱地都有人承包,因为他们知道,有牧原的养殖水肥,猪场周围的土地2年后就是个‘宝’。"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大安已投产的4个养殖场周边,已改良盐碱地4.27万亩,按每亩减施化肥和增产粮食带来的295元效益算,可以为投身规模化种植的百余户农民年增收1264万元。

养殖水肥成"抢手货"

随着猪场周边的种植户越来越多,养殖水肥也渐渐变成了"抢手货",开始实行"预约制"。

农户张洪权在猪场周边承包了盐碱地2550亩,改良2年后土质变好,种上了庄稼,有了好收成。为了保障养猪场的水肥能流进自己承包的土地,今年春天,他主动找到牧原养猪场负责人,提前预约养殖水肥,希望今年夏天,养殖场能优先对他的农田施灌水肥。

张洪权说:"现在周边种植户都知道养殖水肥不但能让土质越来越好,而且能减少化肥投入,实现降本增收入。所以不提前主动预约,需要用时不一定能用得上。"

目前,随着农民对养殖水肥认知的提升,提前预约养殖水肥已成为全国各地的普遍现象。

在内蒙古奈曼旗,养殖场周边成片成片的沙漠,被牧原农艺师通过养殖水肥的"涵养",已经变成了绿洲。

在广东、广西,一片片甘蔗林,在牧原农艺师的指导下,通过养殖水肥的作用,不仅产量更多,甘蔗也长得更加粗长甘甜。

在吉林大安,颗粒无收的盐碱地,变成了亩产800斤以上的水稻田。

牧原人通过种养循环的生动实践,书写出养殖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来源:农民日报)

0 阅读:0

畜牧很懒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