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馀山气晓烟浮,庭下菖蒲水半抽。
老树垂阴新叶暗,小桃含笑旧枝幽。
风前花影随帘动,窗底琴声和客愁。
独坐闲情谁得似,不辞携酒远寻游。
这首诗以“初夏景致”为主题,细腻描绘了雨后初夏的清晨景象,融合了自然美景与人物内心的情感波动,展现了一幅宁静而又略带愁绪的画卷。
首联“雨馀山气晓烟浮,庭下菖蒲水半抽。”开篇即点明时令,雨后初晴,山间的雾气与早晨的轻烟交织,形成一幅朦胧而神秘的画面。
庭院中的菖蒲,在雨水的滋润下,半截身子已经抽出了新芽,象征着生命的勃勃生机和初夏的到来。
颔联“老树垂阴新叶暗,小桃含笑旧枝幽。”通过老树与小桃的对比,进一步描绘了初夏时节的自然变化。
老树枝叶繁茂,垂下的阴影使得新叶显得更加幽暗;而小桃则含笑绽放,旧枝上依然保留着一份幽静与美好。
这两句诗既展现了时间的流转,也表达了生命的更迭与延续。
颈联“风前花影随帘动,窗底琴声和客愁。”将视角从室外转向室内,通过花影的摇曳和琴声的悠扬,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愁绪的氛围。
花影随风摇曳,如同帘幕的轻舞;琴声在窗底响起,与客人的愁绪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情感共鸣。
尾联“独坐闲情谁得似,不辞携酒远寻游。”独坐其中,享受着这份宁静与闲适,不禁感叹这样的闲情逸致谁能比得上呢?
于是,决定携酒远游,去寻找更多的美景与乐趣。
这两句诗既表达了对当前生活的满足与珍惜,也展现了对未知世界的向往与追求。
这首诗以初夏的清晨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意象,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画卷。
将自然美景与人物内心的情感波动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使得整首诗既具有画面感又富有情感色彩。
同时,也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向往,以及对未知世界的探索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