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迷茫的母亲不明白的是,人的动机越多,人的动力越小!

萌呆小铺 2024-10-02 17:20:36

今天看到这样一篇文章,让我豁然开朗,了解到孩子教育过程中父母所陷入的误区,也明白了生活中唯有本心才能持久。这位迷茫的母亲是这样说的,她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发现一个现象,就是她东南西北一通扯,把做某件事的意义的方方面面都讲到了。孩子好像当时也听进去了,可效果是很差的。

苦口婆心,一堆无比正确的空话大话,以此期待自己孩子明白学习的重要性,从而认真学习,少点贪玩。可这现实吗?自己依然是成年人,听过那么多的大道理都依旧过不好自己的一生,这又怎么能苛求自己的孩子呢?成年后的我其实挺烦父母说的那些无比正确的空话大话,话谁都会说,关键是怎么去做,做才是最难的!

当你慢慢发现这些空话大话并无实际用处后,就会陷入另一个误区了!小时候,考高分,做家务,爸爸妈妈能给我们钱的奖励 ,给我们打游戏的奖励,让我们最终取得不错的效果。但是长久的外在控制,真的能一直鞭策我们不断前行吗?恐怕不行吧,第一次效果明显,慢慢地就没有效果了,在这个过程中家长们依靠不当的奖励机制,将孩子的学习兴趣一点点地消减了,最后全然凭借“功利””条件进行目标策划,影响着他们未来三观的塑造。

在孩子教育的过程中,家长可能也是抱着功利性思维,企图一劳永逸,缺乏必要的耐心和引导。都知道言传身教的重要性,但是“懂得很多道理,也教不好孩子”。因为听完道理之后,到执行就只剩“言传”,忘了“身教”。“言传”总是容易的。大部分家长的“言传”就是在讲道理。希望用“讲道理”,将听到看到的道理,通过语言直接“复制粘贴”到孩子身上。希望“道理”能像一道咒语,一说就行,一说就灵。但现实真的能如父母所愿,动动嘴就能教好孩子吗?

“身教”难,难在哪?“身教”难就难在父母得自己先做到那些想教给孩子的东西。正如想让孩子养成好习惯,父母就需要自己先养成好习惯展示给孩子看。“身教”其实就是父母反向塑造自己的过程。塑造自己的过程并不容易,相当于自己重新成长一遍。重新回到小时候,培养以前没培养好的习惯,学会以前没学会的思考方式。父母自己重新成长了一遍,才能更清楚怎么去引导孩子往更好的方向成长。“身教”的本质还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很多东西,父母自身都没做好的时候,就不要苛责孩子马上改正。不如换个思路--跟孩子一起改正。把孩子当成朋友,一起打败坏习惯这个“敌人”。通过“身教”的过程,让孩子感受到陪伴和关怀,而不只有言传带来的压力。最终父母会发现,受益于“身教”最多的是自己,其次才是孩子。

人的脑子,在面对一项脑力劳动时,你给它的动机越多,它的动力反而越小。本来我们为什么要读书?没有为什么,因为我喜欢读书,因为我喜欢这个知识本身。如果是这样的话,你每读一次书,你可以从这件事本身里面获取正反馈,下一次读书时,你的动力加强了。但如果我们给大脑找更多的理由呢?比如说,你坚持读四个小时,我奖励你半个小时不用读。这是什么感觉?这实际上是告诉大脑,你读书的那四个小时,是痛苦的,是对你的惩罚。而不读书的那半个小时,才是对你大脑的奖励。你之所以要接受惩罚,是因为你要获得奖励。动机越多,实际上就是你做一件事的条件越多,或者说做这件事你要在乎的点就越多,你能维系的动力就越脆弱。父母是误以为只要触发一个条件即可达到他想要的结果,但孩子是觉得只有所有条件都成立的情况下才想要追求这结果。

所以在孩子教育以及成长过程中,我们要去发掘内在动力,减少外在动机的干扰,注重自己内在的感受,多点“我想要”“我渴望”,少点“我应该”的思维。平衡多种动机,培养自我激励,设置既有挑战性又可实现的目标,享受内在良性反馈。任何事情只有是发自内心的喜欢,热爱,感兴趣,才能够持续。家长们也要懂得反思自己言行,在孩子教育过程中重新塑造自己,和孩子一起成长。

0 阅读:2

萌呆小铺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