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存在的时间,比后面的大一统王朝时间还长,主要有两方面原因。
其一,主要矛盾不一样。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主要矛盾是各诸侯国之间的矛盾,是兼并与反兼并的矛盾。各诸侯国虽然相互独立,但都是周天子册封的诸侯国,他们之间的斗争都是有所顾忌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斗争激烈程度,同时也让灭国战发生的进程比较慢。
除此之外,也并不是所有的诸侯国存在时间都长。进入春秋后,周天子权威逐渐丧失,各诸侯国开始互相争斗,大国吞小国,那些名不见经传的小国早早就被灭亡,这些小国我们并不熟悉,也就忽视了他们存在的时间长短。我们所熟悉的诸侯国,都是经受住了第一轮兼并潮的国家,他们有一定的实力,生存力相对比较强,存在的时间比较长。
自从秦朝完成大一统之后,中原基本上就一个王朝,社会主要矛盾成了封建地主和无地农民之间的矛盾。如果说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与诸侯国之间的矛盾尚且可以缓和,那封建地主和无地农民之间的矛盾就难以缓和,这是生存和发展的问题。
于是乎,几乎所有的大一统王朝到了后期,都会剥削严重、民不聊生。因为随着王朝的发展,土地兼并问题越来越严重,腐朽奢靡的生活,对底层农民进行压榨,为了有活路,为了生存,铤而走险,随着农民起义的爆发,江山千疮百孔,最后王朝要么被起义军灭掉(比如明朝等),要么被趁机崛起的权臣篡权(比如东汉末年等)。
其二,生产力发展水平不一样。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水平低,社会发展慢,国家实力积攒的也比较慢,相对而言重新洗牌的时间周期就比较短。
国家进入大一统王朝后,生产力水平越来越高,社会越来越复杂,于是乎重新洗牌的时间周期也就比较短。
对此,大家认为呢?
先说是不是再说为什么,战国七雄之中,赵魏韩脱胎于晋国,那这四个国家的寿命就绝对算不得有多长,齐国发生过田氏代齐,因此田齐和姜齐就不能算一个国家,那么满打满算也就秦楚燕三个国家算是从西周分封活到了秦朝统一,相对于巅峰时数量过百的诸侯国而言,这么点数量根本谈不上多
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这是司马迁说的。到战国初年也就还剩下20几个诸侯国。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春秋战国生产力低下,饭都吃不饱,你去攻打别国的路上,士兵都饿死在半路上了。
首先你把春秋和战国放一起一并而论,就是根本性错误。战国时期的战争的残酷,除了两晋南北朝,其他时代很难比你的。倒被小编形容的还“斗争有所顾忌”。。[抠鼻]
掠夺!任何组织其本质都是掠夺!要么被外部掠夺崩溃。要么对内掠夺过多崩溃!而春秋诸侯国命长,事建立在无数小国破灭的情况下。他们在对外掠夺上取得了胜利,缓解了对内掠夺!
江湖不是打打杀杀 ,江湖是人情事故
对外部的掠夺胜利,缓解了对内掠夺!这就是命长的唯一原因!
因为在汉朝之前都信仰以民为本的墨家
要不你把西周东周所有诸侯国加一起平均算下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