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年9月18日,日本人在沈阳(原奉天)柳条湖附近炸毁南满铁路,并栽赃给中国东北军,借机发动战争,侵占东三省。
这场九一八事变,彻底掀开中国数年抗战的悲凉序幕。
人数占尽绝对优势的东北军,却因为蒋一道“铣电”,自封手脚,面对来犯日军,却选择了不抵抗,白山黑水就此深陷悲惨命运。
不到一天,沈阳、长春、营口、鞍山、抚顺、安东等辽吉两省20多座城市相继沦陷,不出一周,两省几乎再无净土。
严令不准抵抗的蒋委员长惊掉了下巴,日本人的狼子野心让他难以想象,九一八之初,他出面解释为地方性事件,但日本侵略者们却用炮弹和刺刀掀翻了他自欺欺人的谎言。
横行无阻的日本人也惊呆了,他们不过区区一两万人,本来是一步险棋,面对足足20万东北军队几无胜算,但没想到,对方竟然毫无招架之力,短短一两天,日本军队便掠地千里,面对数不清的资源和财物,日本兵们竟然有些手足无措,他们自己,都觉得自己人太少了。
拿下吉辽两省之后,便只剩下黑龙江了。
战火暂未烧至黑省,但黑省全境却早已笼罩在一片阴影之中。
日本关东军司令官本庄繁中并未着急进攻黑龙江,他在顾忌隔壁的苏联,日本可并不想招惹这头巨熊,或者说还没有底气去招惹。
所以对黑龙江,本庄很谨慎,他尽量避免战争,而率先采用诱降策略。
第一个投敌的是辽洮镇守使张海鹏,此人就是个军痞,利欲熏心,胸无大志,毫无家国道义,盘踞东北多年,见日本人势力越来越大,便想着抱紧大腿,借此扩张势力,升官发财。
什么样的将领就带出什么样的兵,张海鹏为了在日本人那挣表现,找日本人要了一批武器弹药,带着三个团就去攻打黑龙江,东北边防军副司令公署参谋长谢珂将军率部在江桥迎战。然而,战争刚刚开始,张海鹏部队便在守军的反击下一哄而散。
日本人傻了眼,这货只是嘴上厉害,到了战场竟是一群乌合之众。
张海鹏投敌引起了张少帅的注意,很快便特任原步兵第3旅旅长马占山代理黑龙江省政府主席、黑省军事总指挥,谢珂为副总指挥兼参谋长,督率黑省军民稳定局势,但他依然表示,只对张海鹏进行讨伐,避免与日军直接冲突。
马占山,土生土长的东北人,但身材却很瘦小,看不出半点东北人的血统,最具东北特性的就是他的性格和气质,不仅为人仗义,生性豪爽,而且刚毅倔强,胆大惊人,深受百姓爱戴。
马占山到黑龙江,当地百姓皆是夹道欢迎。
新官上任,马占山在黑省省府新落成的大礼堂举行就职大典,300多位黑省军政官员全部出席,另外,日本国驻黑龙江省领事清水也到场了。
马占山心里很清楚,日本人到场必不怀好意,想来是要刺探他的政治态度,马占山不以为意,上台宣读通电,并在会上说:诸位,马某奉命就职,实逢国难当头,日本关东军兵不血刃就占了我辽宁、吉林的东北两省,现在又企图举犯我黑龙江。从今起,为了维护本省治安,诸位应群策群力,共相赞助,各司共事,各尽其职,倘有侵犯我疆土及扰乱治安者,决以全力铲除之,以尽我保卫之责……
大会最后,他将投敌的张海鹏一通臭骂,并发布赏金令,诛杀张贼者,军人连升两级赏大洋1万,百姓赏大洋2万。
实际上就是指商骂槐,日本人清水自然是听不懂的。
马占山上任后迅速加强部署,充实军力,并大力安定民生,恢复金融和地方治安。
而最让他头疼的就是,黑龙江投降的风言风语日渐甚嚣尘上,为了稳定局势,所有公开场合,马占山都特意强调自己的抗战立场,痛斥一众投降派。
日本诱降的方式花样百出,黑龙江政府里好几个高官都议论纷纷,偏向投降一派,每次开会总有相关建议,马占山毫不姑息,开会时拿出枪放在桌子上,有议投降者,直接枪毙。
马占山铁一般的强硬姿态粉碎了日本人诱降的念头。所向披靡的关东军一直认为黑省中国军装备低劣,绝难抗衡,见马占山硬着脖梗就是不服,遂定下了武力解决黑省武装的决心。
马占山不是软骨头,他公开表示,只要日本人来,他就敢打!
铮铮铁骨,一腔血性!回头看张少帅为何派他来黑龙江,似乎也是希望这个“倔骨头”能保住黑龙江,不要步辽吉两省的后尘。
马占山可不管什么不抵抗政策,他带的兵,对来犯之敌只有迎击,没有退让。
江桥,东三省南北交通要冲,是洮昂铁路跨越嫩江的必经之道,日军要想进犯黑龙江,首先必须要拿下江桥。
不言而喻,在江桥,一场保卫战在所难免。
1931年11月4日,日军以飞机7架掩护,派出4000精兵,在4列铁甲车和数十门山炮配合下,向江桥、大兴车站发起猛烈攻击,企图一鼓荡平马占山黑省的军事抵抗。
马占山见日军大举来犯,毫不退缩,命令守军奋起还击,声震中外的嫩江河畔的血战全面爆发。
虽同属东北军,但马占山的军队装备自然比不上吉辽两省的精锐部队,但马占山部队从上到下士气极高,或许是因为九一八所受的屈辱迸发出力量,这群将士们至死不退,顶住了日军的轮番攻击,并在岸边芦苇丛中巧设伏兵,痛歼强渡上岸之敌,稳定了全线防御。
貌不出众的马占山虽没上过一天学堂,更没进过什么军事学堂,但战场的血与火铸成了他的指挥天才。
马占山部队越战越勇,日军频频陷入被动,第一天,日寇全线溃败,日军付出惨痛代价,却更加发疯似的大规模进攻,50多门重炮,十余架飞机轮番上场,无差别的炮弹轰击让江桥陷入一片火海,马占山部伤亡剧增,形势一度陷入危急。
关键时刻,马占山亲赴一线,顶着硝烟指挥作战,战局胶着,他果断启用骑兵,从敌侧迂回作战,日军多次被打的毫无招架之力,好几个联队四散而逃。
但,人数和装备都处下风的马占山部,终究没能扛住日军的炮火攻击,打退日军多次进攻,自身也伤亡殆尽,最后全部队仅剩不足2000人,才无奈退出江桥阵地,转入省城。
自日军以武力侵占东北以来,马占山率部苦战江桥,打响了正规军武装抗日的第一枪,这一枪也打响了他的威名,也极大的提振了全民抗战的人心。
江桥一战成名,全国各地人民自发向他寄来电文和慰问信,各界慰问团携带各种慰劳品,甚至赶着猪、牵着羊或怀揣现洋,奔赴前线,慰问马部全体官兵。
上海《生活周刊》在发给马占山的专电中称:“奋勇抗战,义薄云霄,全国感泣,人心振奋。”当时我国著名的教育家、诗人陶行知写了一首《敬赠马占山主席》诗:
神武将军天上来,浩然正气系兴衰。
丰抛日球归常轨,十二金牌召不回。
马占山顶住了上级不抵抗命令的压力,果然迎战,孤勇抗敌,既有血性,也有胆魄,堪称当世岳飞。
更令人称奇的是,上海南洋兄弟烟草公司为马占山抗日情形所感动,特制“马占山”牌香烟,一时畅销全国。老板当即派人向黑省运去几车烟,慰劳马占山的抗日勇士。
马占山成为第一个被全民称赞的“抗日英雄”,毛泽东对其也赞不绝口。
江桥,成为中国军队回击日军大规模进攻的第一块阵地,马占山指挥的这场江桥保卫战,也从此名垂抗战青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