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期有一个7岁的神童,孔子尊其为师,后世称其为“圣公”。听起来很不可思议,但这的确是记录在《战国策》中的一个故事。
孔子弟子三千,周游列国时,就连各国的国君也都对他十分尊重,而到了今天,孔子也成了中华文化的一个名片。
这样一个人,为什么会拜一个7岁的小孩为师呢?这个被誉为神童的小孩究竟“神”在哪?
神童的诞生战国时期,莒国(如今的山东日照)先被楚国灭亡,随后又被齐国吞并,这里成为齐国的南大门,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就在这片山清水秀、交通便利的袁家庄村后,居住着一户姓项的人家。
这户人家男主人以耕种为生,女主人魏氏操持家务,夫妻俩勤劳善良,待人诚恳,和邻里之间也十分和睦,过着平静而充实的生活。
不久后,魏氏生下一名男婴,据说,这小孩刚出生时就面容方正,天庭饱满,气宇轩昂,所以他的父亲便脱口而出:“这孩子长得像个小橐子!”
于是,他便给孩子取名为橐,因为家族姓项,这个孩子从此便有了正式的名字——项橐。
而此时,中国的春秋时期,大地上战火纷飞,各国诸侯为了扩展疆域不断征战。然而,乱世之中,文化与思想却空前繁荣,百家争鸣的局面初现端倪。
鲁国,一个并不算强大的诸侯国,却因其文化底蕴深厚,吸引了无数有志之士。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孔子,一个致力于复兴周礼、传播儒家思想的大学者,逐渐崭露头角。
孔子出生在鲁国的一个没落贵族家庭,幼年失父,由母亲抚养成人。由于家境贫寒,孔子自幼就勤奋好学,立志改变命运。
他早年在鲁国担任小官员,然而,诸侯国的君主大多忙于争权夺利,孔子的政治思想跟当权者不一致,后来索性辞官游学,开始了周游列国,游说讲学的道路。
他一边收弟子,一边宣传自己的政治思想,同时也希望能寻找有志之君施行其政治主张。
在这样的背景下,孔子来到了莒国讲学。
圣人与圣公的相遇这天,马车行至一个小村庄,周围是泥泞的田野和低矮的茅草屋,几只家禽悠闲地在路边啄食,风中夹杂着村庄生活的气息,显得宁静而祥和。
就在这时,马车突然一顿,车夫拉住缰绳停了下来。孔子抬头望去,前方的路上,一群小孩正蹲在地上玩耍。
其他小孩见到马车靠近,纷纷躲开,只有一个小男孩仍然不为所动,专心致志地在地上捏着什么。
孔子没有急着下车,而是微微眯起眼睛,仔细观察着前方的情景。
那小男孩不过七八岁的样子,身形瘦小,穿着简朴的棉衣,头上戴着一个破旧的皮帽,手中捏着一堆泥巴,专注地堆砌着。他的眼神沉稳,神情专注,仿佛对周围的喧嚣完全无动于衷。
孔子有些好奇,便下了马车,向前走去。他走近一看,发现男孩面前的泥地上竟然捏出了一座小小的“城池”,城墙、城门、城楼一应俱全,虽然简陋,却充满了巧思。
他不愿破坏这么“精致”的城墙,于是绕道而走。
结果,那小孩却说他当着城门不走,偏要绕道而走,这是什么道理。孔子听了也觉得很有意思,于是又问他,这城门如此小,该怎么走呢?
小男孩不慌不忙,指着地上的泥巴城说,这城门小是给小人走的,您应该走大门,于是又随手对着兖州城方向花了一个虚无的大门。
孔子觉得眼前这个小男孩虽然年幼,却思维清晰,顿起爱才之心,就约他一路同行。这一路上,孔子越看越觉得这小孩很有灵气。
你来我往那时正值寒冬,四周的树木早已褪尽了绿叶,光秃秃的枝干在风中摇曳,唯独几棵松树依旧挺立在寒风中,枝叶苍翠如常。
走在路上,项橐忽然指着几棵松树问孔子:“老先生,您说这松树为何在这寒冷的冬日里依然枝繁叶茂,不像其他树木一样落尽了叶子呢?”
孔子微微一笑,停下脚步,沉吟片刻后答道:“松树的内心坚实,不虚空,所以它能够抵挡住冬天的严寒,保持青翠。”
项橐听后却笑着摇了摇头,说:“先生您说的也许不尽然吧。您看,竹子的心虽然是空的,它也并不坚实,但同样可以在冬天里保持绿色,抵御寒冷。”
孔子闻言,不由得大为惊讶。这孩子不仅聪明,而且思想深邃,竟能看透松树与竹子的本质区别。
孔子感叹道:“你说的很对啊,今天遇到你这个孩子,真是让我获益匪浅,看来你这孩童也可为我之师啊。”
一路上,孔子与项橐继续边走边聊,两人言谈甚欢。走到一条河边时,河里正有几只鹅在水中游荡,时不时地发出清脆的鸣叫声。
项橐好奇地望着这些鹅,忍不住再次发问:“先生,您看这鹅叫得如此响亮,为什么呢?”
孔子微笑着答道:“鹅的脖子修长,能够引吭高歌,所以它的叫声格外响亮。”
项橐再次摇了摇头,说道:“先生,您这么说或许不完全对。您看,井里的蛤蟆和河里的青蛙,它们的脖子也不长,可它们的叫声一样响亮,不比鹅差呀。”
孔子听完后,沉默片刻,心中暗自佩服这孩子的智慧和见识,心想这孩子真是聪慧异常,连这些细微的道理都能看透,实在难得。
孔子拜师两人继续前行,没过多久,来到了城门口。忽然,远处传来一阵吹打乐的声音,伴随着乐声的,是一支送葬的队伍从城里缓缓走出。
孔子注视着这支队伍,看到领头的丧主戴着孝,手中挥舞着丧棍,身后的人却并没有显得悲伤,反而伴着乐声迈步前行。
孔子见状,心中顿时生出不快,便打算上前去责问他们为何如此不敬,连父母去世也不显悲痛。可是,他刚刚抬脚,身旁的项橐却拉住了他的袖子。
孔子愣了一下,稍作停顿,待送葬队伍远去之后,他转过身来问项橐:“孩子,父母生养我们,辛劳一生,去世后子女自然应当悲痛哀悼,方显孝道。可你为何不让我去教训他们呢?”
项橐解释道:“父母去世应当悲痛哀悼,这话固然没错,但有的人在父母生前不尽孝,却在丧礼上假装悲痛,这样的孝道不过是做样子给别人看的。
而真正孝顺的人,内心虽痛,但不必通过哀嚎来表现。”
孔子听后,深深地点了点头,心中对这位孩子的才智和深刻的理解感到由衷的敬佩。
孔子于是与项橐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并虚心拜这位年轻的孩子为师。
一个伟大的思想家,竟然因为一场偶然的邂逅,拜一个七岁的孩童为师。这个故事,不仅展示了项橐的聪明才智,更反映了孔子谦虚好学、勇于自省的品格。
孔子的影响实际上,孔子一直提倡人应当学会“不耻下问”,他所说的“三人行必有我师”就是主张向在某方面高于自己的人学习,只有这样才能不断进步。
孔子能在世界享有盛誉,就是因为他从来不自傲,他永远保持一颗谦逊好学的心。
孔子的政治思想对后世的影响极其深远,尤其是以“礼”和“仁”为核心的理念。在治国策略上,他主张通过道德和礼法来治理国家。
他的许多政治理念对中国历史上的各个时期产生了重大影响。不同阶段的思想家们也从中汲取了启示。虽
后来的孟子和荀子分别继承和发扬了孔子的仁政和礼治思想,最终形成了先秦儒家的政治理论体系。
经过后世的不断发展,这些思想不仅在中国的封建社会中成为正统,还深远地影响了东亚、东南亚乃至欧洲的政治和文化发展。
孔子的很多思想,深刻影响了中国社会数千年的文化与行为规范,塑造了中国人的价值观。
美国著名哲学家爱默生曾称孔子为“全人类的荣耀”,而欧洲启蒙思想家也从他的思想中得到了启示。
如今我们学习儒家经典,不仅仅是为了传承经典,也是为了将那些优秀的思想继承和发扬。从他的一言一行中找到我们安身立命的根本。
结语孔子拜七岁小孩项橐为师的故事,不仅展现了项橐的非凡智慧,也突显了孔子谦虚好学的品格。这场意外的邂逅和对话,让孔子意识到,知识和智慧无关年龄,求知的心态才是成长的关键。
项橐虽然年幼,却能以简明的哲理解答天文地理,赢得孔子的尊重。最终,孔子拜其为师,这一举动成为后世传颂的佳话。
通过这一故事,我们看到了孔子的宽广胸怀与项橐的聪慧机智,也揭示了古代教育中的重要精神——不耻下问,学无止境。
参考资料:《孔子师项橐》——王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