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嘤嘤国际怪
编辑|嘤嘤国际怪
特朗普重返白宫,赖清德的尴尬与台湾的焦虑随着特朗普在美国大选中获胜重返白宫,台海局势再次成为国际关注的焦点。与2016年蔡英文大胆致电特朗普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赖清德选择在社交平台上发表祝贺,显得格外谨慎。这一微妙的变化背后,折射出台美关系可能面临的新考验。
特朗普"美国优先"的战略思维,加之他对台湾半导体产业的竞争性态度,都让赖清德不得不在对美关系上步步为营。这种战略性退缩背后,暴露出民进党当局对未来台美关系走向的深深忧虑。
不期而遇的政治寒流美国大选尘埃落定,特朗普重返白宫的消息让台北政坛陷入了一种微妙的紧张氛围。国民党方面欢欣鼓舞,不仅发出贺电,还准备派遣要员访美。
相比之下,民进党当局的反应却显得格外拘谨。赖清德仅在社交平台上用中英双语发表祝贺,没有寻求与特朗普直接通话。这种反差鲜明的表现,不禁让人联想起2016年蔡英文与特朗普的"破冰之旅"。当年蔡英文敢于打出那通电话,如今赖清德却连尝试的勇气都没有,这其中的转变令人深思。
谜一样的沉默为什么赖清德表现得如此谨慎?他的发言人郭雅慧甚至公开否认了外界有关安排通话的报道,只是要求所谓"驻美代表"向特朗普和万斯致贺信。这种明显的战略性退缩,是出于对特朗普新政策的担忧,还是对自身地位的不自信?当年蔡英文能够打通的电话,今天的赖清德为何迟迟不敢尝试?这背后折射出的,恐怕是台美关系新的微妙变局。
历史的回响回溯2016年的情景,特朗普接听了蔡英文的贺电,这在当时被视为台美关系的一个重要突破。但如今时过境迁,虽然台湾仍由民进党执政,但特朗普的对台政策已经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他在竞选期间多次表达对台湾半导体产业的担忧,认为这威胁到了美国的利益。更值得注意的是,他提出如果台湾需要美国的保护,就应该支付"保护费"。这种赤裸裸的利益考量,让台湾当局不得不重新思考与美国的关系定位。
国民党民代王鸿薇的观点非常中肯:在"美国优先"的战略框架下,民进党"倚美谋独"的成本将大幅提高。这种判断准确反映了当前的政治现实。
两岸三地的观察各方对这一事态的反应各不相同。大陆方面一直强调美国奉行的是"美国优先"政策,台湾随时可能从"棋子"变成"弃子"。
这个判断现在看来愈发精准。国民党也提出了类似的担忧,认为台湾在经济和政治安全方面的挑战只会更大不会变小。而民进党当局虽然嘴上说着"台美关系稳固",但行动上的谨慎已经暴露了他们的真实忧虑。
特朗普的对台政策正在发生根本性变化,这种变化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他对台湾半导体产业的态度从支持转向警惕,担心台积电等企业威胁美国的科技主导地位;其次,他提出的"保护费"概念,实质上是要将台湾问题货币化,这严重动摇了所谓的"价值同盟"基础;最后,他的"美国优先"理念可能导致美国在台海问题上的战略收缩。这些变化都在动摇民进党当局长期以来的"倚美"战略基础。
未来可能的发展乐观情况下,特朗普政府可能会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与台湾维持某种程度的合作关系。但悲观来看,如果台湾无法满足特朗普政府提出的经济要求,美台关系可能会迅速降温。对此,台湾当局需要认真思考如何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避免成为大国博弈中的牺牲品。
网友热议这一事件在网络上引发了广泛讨论:
"特朗普上台后,台湾怕是要寒风料峭了。"
"赖清德这是不敢打电话,还是知道打了也没人接?"
"美国优先就是利益优先,台湾当局该醒醒了。"
"看来蔡英文时代的待遇是很难复制了。"
"这次连电话都不敢打,看来是真的怕了。"
总结特朗普重返白宫,给台海局势带来了新的变数。赖清德的谨慎态度,折射出民进党当局对美台关系前景的深深忧虑。在"美国优先"的框架下,台湾的战略空间正在收缩,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对台湾当局而言,是继续押注美国,还是重新思考两岸关系,这个问题值得深思。
最后抛出一个问题:在大国博弈的新形势下,台湾当局应该如何调整其战略方向?
这个人,自己是炎黄子孙不认何谓“清”?不认华夏让同胞分离何谓“德”? 要不也改了华文的“赖”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