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激素男性避孕药或即将问世,男同胞们准备好了吗?

席子来啦 2025-04-01 10:34:12

无激素男性避孕药或即将问世,男同胞们准备好了吗?

最近,一则关于无激素男性避孕药的消息在网上炸开了锅。据报道,明尼苏达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及YourChoice Therapeutics公司的研究人员,在《自然》旗下期刊《通讯医学》发表论文,他们研发的新药YCT-529,作为首创的、非激素且口服的男性避孕药,已完成一期临床试验,正在进行二期临床试验。此消息一出,迅速引发热议,毕竟长久以来,避孕的主要责任大多落在女性身上,男性在这方面的选择相对有限。这一研发进展,无疑给广大男同胞带来了新的希望。

男性避孕现状:选择有限,困境重重

在无激素男性避孕药出现之前,男性避孕方式主要只有避孕套和输精管结扎术。避孕套虽说使用方便,还能预防性传播疾病,但它存在意外失效的风险,像破裂、滑落等情况,都可能导致避孕失败,让人提心吊胆。而输精管结扎术,虽然避孕效果相对可靠,但它近乎于永久性绝育。尽管有时可以进行逆转手术,但手术费用昂贵,且成功率并非百分百,很多男性出于对未来生育计划不确定性的考虑,不敢轻易尝试 。

再看看女性避孕方式,从短效口服避孕药、长效避孕针,到皮下埋植剂、宫内节育器等,选择丰富多样。然而,这些方式也并非十全十美。比如口服避孕药,需要规律服用,一旦漏服就可能影响避孕效果,还可能带来恶心、呕吐、体重增加、月经紊乱等副作用;宫内节育器放置和取出时可能带来疼痛,还存在感染、移位等风险。如此看来,当前的避孕体系存在明显不足,亟需更安全、有效、方便且可逆的男性避孕方式,以实现避孕责任的平等分担。

无激素男性避孕药:原理与优势

此次研发的YCT-529,通过靶向视黄酸信号通路,选择性抑制精子生成来实现避孕。在雄性小鼠实验中,口服10mg/kg/day持续4周或20mg/kg/day持续2周,4周内避孕效果接近100%;在非人灵长类(食蟹猴)实验中,口服2.5 - 5mg/kg/day,2 - 5周内可使精子数量显著降低至不育水平。并且,无论是小鼠还是食蟹猴,在停药后生育能力都能完全恢复,小鼠停药6周内恢复,食蟹猴停药10 - 15周内精子数量完全恢复,且整个实验过程未发现明显副作用 。

与传统避孕方式相比,无激素男性避孕药优势明显。首先,它摆脱了激素干扰,避免了因激素变化带来的一系列副作用,像性欲下降、情绪波动、内分泌失调等,对男性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影响更小。其次,服用方便,无需借助复杂的操作或手术,更符合现代快节奏生活的需求。再者,可逆性强,停药后生育能力能迅速恢复,给夫妻双方在生育计划上提供了更多灵活性。

研发历程:从棉酚到YCT-529,曲折中前行

男性避孕药的研发之路充满坎坷。我国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发现从棉籽中提取的棉酚具有抗精子生成作用,精制的醋酸棉酚能明显降低精子成活率,一度被视为有潜力的男性避孕药。但深入研究后发现,长期服用棉酚,部分使用者会出现低钾血症等副作用,更严重的是,它导致的不育可能不可逆,最终棉酚未能广泛应用 。

近年来,男性避孕药研发在多个方向取得进展。贝勒医学院团队开发的高效抑制剂CDD-2807,通过抑制丝氨酸/苏氨酸激酶33(STK33),使精子形态和运动异常实现避孕,小鼠实验显示可逆避孕且无毒性,停药后生育力迅速恢复;威尔康奈尔医学院开发的TDI-11861,作为可溶性腺苷酸环化酶(sAC)抑制剂,能在急性抑制sAC后快速降低精子活力,2小时内实现100%避孕效果,24小时恢复生育力,小鼠实验也未发现长期毒性 。如今,YCT-529进入二期临床试验,离上市更近了一步,给男性避孕带来了新的曙光。

未来展望:生殖健康领域的变革

如果无激素男性避孕药研发成功并上市,将对生殖健康领域产生深远影响。从个人层面看,夫妻在生育决策上会更加平等,男性能够切实分担避孕责任,减轻女性的身体和心理负担,也能降低意外怀孕的几率,让性生活更加安心、和谐。从社会层面讲,这是性别平等在生殖健康领域的重要体现,有助于提升社会对男性生殖健康的关注和重视,推动生殖健康知识的普及和教育。

当然,目前YCT-529还处于临床试验阶段,后续仍需经过严格的评估和审批。即便上市,也需要时间让大众了解和接受。但无论如何,这一研发进展都让我们看到了男性避孕的新希望,期待未来能有更多安全、有效的男性避孕方式问世,为全球生殖健康事业添砖加瓦。

对于无激素男性避孕药,你怎么看?如果它上市了,你会尝试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