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这种下等人也配双休?"求职者询问是否双休遭辱骂!

老李快讯Time 2025-04-23 17:52:49

“你这种下等人也配双休?”2024年4月,佛山某公司品牌总监王某明在招聘平台上的这句咆哮,像一柄尖刀刺穿了千万打工人的尊严。事件起因只是一名求职者礼貌询问"是否双休",在得到单休答复后仅回复"没兴趣",竟招致对方连珠炮式的羞辱:"几斤几两""有工作就不错了""下等人没资格"。更讽刺的是,这场荒诞剧的男主角——月薪不过万的招聘者,自己也不过是资本机器中的一颗螺丝钉。

图源网络

📌从招聘咨询到人格羞辱:24小时发酵全记录

4月22日凌晨,某社交平台突然爆出这组对话截图,短短3小时转发破10万。网友抽丝剥茧发现:

招聘者王某明实为该公司品牌总监,其BOSS直聘账号显示近半年发布岗位46个,其中43个标注"单休"

后续招聘者王某发布了道歉公告,但目前已删除。

图源网络

💢【深层解剖】"单休优越感"背后的职场奴隶逻辑

1. 扭曲的筛选机制某招聘平台数据显示,佛山地区86%的中小企业标注"大小周/单休",但其中73%实际未获得特殊工时制审批。这些企业将违法当作"奋斗文化",用"不能吃苦"污名化劳动者合理诉求。

2. 职场种姓制度的复活"下等人"的侮辱性称谓,暴露出某些HR将求职者分为三六九等的潜规则。心理学专家指出,这种PUA话术本质是转移矛盾——用5000月薪的HR去打压4000月薪的求职者,让底层互撕掩盖真正的剥削。

3. 法律白纸黑字VS现实灰色地带《劳动法》第36条明确规定周工时不超过44小时,但现实中:

超60%劳动者不知"特殊工时制"需劳动部门审批

近80%仲裁案件因证据不足败诉

企业常用"自愿奋斗协议"规避责任

图源网络

⚖️【法律武装】记住!这些红线企业绝不能踩

根据最新《劳动合同法》司法解释,求职者有权:

要求招聘方明确工时制度(即便未签合同)

对侮辱性言论主张精神损害赔偿

举报未获批的特殊工时制企业

维权三步走① 保存所有沟通记录(包括招聘平台聊天)② 向平台投诉并索要企业注册信息③ 同时向劳动监察(12333)和网信办举报

🌟【我们的态度】这不是一个人的战斗

截至发稿,已有17家媒体跟进报道,涉事公司所有招聘信息下涌现数千条"单休警告"评论。值得深思的是:

为什么总有企业把违法当常态?

为什么劳动者连询问基本权益都要战战兢兢?

请记住:当我们默许一个"下等人"的标签,明天就可能被贴上"不配加薪""活该被裁"的侮辱。今日的每一次发声,都在为明天的职场尊严筑墙。

0 阅读: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