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2月19日,江苏无锡的一处高速公路附近,建筑工人在紧张的施工,不久后,一辆大型的挖掘机进行取土时发生了意外,散落一地的陶瓷片引来了不少考古学者,专家勘测后道:可能是财神爷的墓?
在江苏无锡鸿山境内有无数的大大小小的小土丘,这也是鸿山名字的由来之一。当时这附近正在修筑京沪公路,需要黄土垫高地基。就在无锡段上,为了施工的顺利进行,也节约时间,就决定调来大型机械对鸿山附近的土丘进行取土。
施工人员根本没有注意,这个被称为老虎蹲的土丘越来越小的同时,也显露出了一些颇有年代感的物件。
还好是附近的村民们比较警觉,他们捡起一些陶瓷碎片,和零散的物件一股脑的装进了编织袋里。随后,带着东西来到了文物保护中心。
文物专家看了一眼后大吃一惊,因为这里碎片应该是一些编钟上留下的乳突状的枚,还有两件算是完整的文物,一个是青瓷的镈(bo)钟,还有一个是球状的铃形器。
要知道战国时期的曾侯乙编钟被列为一级文物,而眼前的这些器物带着明显的春秋时期的印记,很可能是一座大型的墓葬。
南京博物院派来了专家和无锡当地的文物保护部门一起进行工作,迅速前往鸿山,对这座老虎墩进行勘探挖掘。
让人意外的是,同时期的墓葬大多数采取的土坑木椁,也就是挖个坑把东西葬进去,再埋点土。而老虎墩的墓葬却不同,他是直接原地葬棺,然后平地起土堆。
这种丧葬形式可以追溯到良渚文化时期。而后,在江浙这一代,吴国和越国一直延续这种传统。勘测老虎墩的同时,专家们不仅在想,鸿山这么多土丘有没有可能不只是土丘,都是如同老虎墩一样是墓葬的封土堆?
一旦有了这种设想,专家们不敢有丝毫松懈,立刻对附近的土丘进行勘测。
结果不出所料,这百余座的土丘竟有一半都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墓葬,距今2500多年。
考古学者查阅史实资料,鸿山这一代在古时候是吴国的领地。句吴从兴盛到衰亡,在这里经历了24朝国君,然而专家们却一直苦苦寻觅这些国君墓葬而不得,难道说这些墓葬群会是吴国的君主吗? 恰好,鸿山距离传闻吴王阖闾墓虎丘剑池不足20公里。
老虎墩出土的文物经过修复,被证实是模仿青铜礼乐器的青瓷器。
瓷器在早期一直是贵族文化的象征,以前曾出土的大型王侯墓也不过陪葬几个,而这个老虎墩一出土就是上百件,这不得不让人怀疑这墓葬主人的身份,究竟是有多显赫。
老虎墩的出土是庞大的,而其他的小土丘,专家们按照从小到大,从等级低到高的顺序开始逐一清理。让人意外的是,哪怕是规模只有4平米小墓,也出土了六七件只有贵族能陪葬的玉饰。
其他墓穴也出土了不少贵重的青瓷礼器等。 不断出土的奢华的顶级的陪葬品,无一不在宣告这些墓主人的身份尊贵。
可是,这些文物却没有任何铭文记载,专家对年代和墓主人的身份始终一头雾水。 没办法,只能科技手段进行断代。碳14传来的消息是,这些先后出土的文物,竟意外的都属于公元前474-公元前468年这个时期。
这说明这些人死去的时间如此相近,而这个时期,中国历史上正在发生着一件大事件——吴越之战。
那么,鸿山的墓群究竟是吴国还是越国呢?专家们根据经验分析,吴国的葬俗一般是直接葬青铜器,而越国更倾向原始青瓷,这或许能够解释为何墓中出土了如此多仿造青铜礼器形制的青瓷器物。
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墓葬的时间在吴国即将灭亡的时期,应该是没有这样的精力和财富,能够支撑他为贵族做这样的墓葬。
那么,新的问题又产生了。如果是越国的贵族王侯墓,为何会葬在吴国的境内呢? 为了解开这一个个的谜题,大家把目标放在了规模最大的邱承墩的发掘上。
然而,这个邱承墩的墓葬方式让墓主人的身份变得更加扑朔迷离。它采用的是中原特有的竖穴土坑式,还是仅次于越王的诸侯中字型墓葬。
一个一个细小的因素编织出了一个大大的轮廓:一个来自吴越之外的人,因为某种原因参与了吴越之战,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身份显赫,仅次于越王。事后被葬在了亡国的吴国境内。
这样的人物在史籍中并非查无此人,一共有三个,并不难排除。
范蠡的老师计然是越国的国师,但他没有参与这场战争。还有一个是文种,有着突出的贡献,但最后因飞鸟尽良弓藏被越王处死。可惜,文种在历史上的埋葬地点是可查的,并不在鸿山境内。那么还剩下一个就是范蠡。
传闻范蠡察觉到狡兔死走狗烹的意思,提前带着西施逃走隐居,泛舟湖上。还改名陶朱公,在民间经商也颇有成绩,被世人尊为“商圣”、“财神”。
更是有史记中记载范蠡晚年事迹。
他的三个儿子性格不一,大儿子好财,二儿子好斗、三儿子聪慧。二儿子在楚国惹事被判死刑,范蠡想要三儿子拿着钱去营救,不料大儿子自告奋勇,使出百般说辞要替弟弟前去。
范蠡无奈,只得同意。
结果大儿子听父亲的话去贿赂管事的,但并没有立刻回程,而是听到楚王赦免弟弟的消息后,又返回去把钱要回来了。
此举触怒了管事的,结果楚王大赦天下,独独处死了老二。
范蠡的长子只能带着弟弟的尸首回家。
不料,范蠡似乎早就料到这种结果,早就安排好了二儿子的后事。
他知道三儿子去必然舍财,而大儿子舍不下便办不成事。
还有其他史料中似乎也都指向了范蠡隐居的结局。
难道说,范蠡没有逃走,而是被葬在了鸿山了吗?
专家们对邱承墩的开采格外重视,却在揭顶之后发现了不同方向的盗洞,并在墓室中汇集到了一起,这意味着,邱承墩很可能遭到盗掘。
接连几天,都没有出土一件文物,如果盗墓贼没有手下留情的话,那么墓主人的身份将成为永远的谜题。
就在专家们心灰意冷的时候,盗洞却消失了,随之而来的是密密麻麻一大片的原始青瓷的出土,还有大量的酒器,以及各式各样从来没出土过,十分罕见的文物。
原来这座墓室一改之前的葬室结构,然盗墓者误以为已经到了主墓室。实际上,这个地方也仅仅是一个类似库房的地方。但是主墓室中专家并没有找到葬具和遗骸。
这是一个盘蛇琉璃玲珑球,是鸿山这次出土的最令人兴奋的一个,是由八条雕刻的活灵活现的蛇盘旋而成,中间镂空。商周时期的琉璃被称为五色石,就是女娲补天的那个东西。
由于制作工艺和锻造技术的限制,这个琉璃球要比青铜器和原始青瓷都更为难得。 越族对蛇是有崇拜的,这个玲珑球的出土更加证实了墓葬主人是越国贵族的推测。
而且,这个玲珑球可能是祭祀有关。
越王勾践曾经也多次向范蠡请教祭祀和宗教等问题。
范蠡生前还曾是道家学者,又博学多才,那么他陪葬这个东西也情有可原。
那么,范蠡是怎么死的呢?
专家们分析,越王担心范蠡为别国效力,成为自己的敌人,于是偷偷的派人暗杀范蠡,将他绑在石头上坠入湖中。
但,这一切都还只停留在猜测的阶段,墓主人到底是谁,还没有出土任何文字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