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凉风至,白露生,寒蝉鸣

山城旅游 2024-08-08 17:12:47

立秋,作为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三个节气,标志着秋季的正式开始。它通常出现在每年的8月7日或8日左右,当太阳到达黄经135°时。立秋的到来意味着酷暑渐行渐远,凉爽的秋天即将到来。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立秋是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它不仅影响着农业生产活动的调整,还与人们的日常生活习俗息息相关。

立秋三候是指中国古代用来描述立秋这一节气期间自然现象变化的三个阶段:一候凉风至,指的是立秋后五天开始有清凉的风吹来;二候白露降,在接下来的五天里,早晨可见到露水凝结于地面;三候寒蝉鸣,则是在最后五天里,寒蝉开始发出凄切的叫声,预示着天气逐渐转凉。

一候凉风至

一候凉风至,标志着立秋节气的开端,象征着秋季序幕的缓缓拉开。在这个时期,夏日的燥热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是阵阵清凉的微风,给人们带来舒适惬意的感受。一候凉风至不仅预示着气温的转变,还提醒着自然界正从盛夏过渡到初秋,是调整生活节奏、享受自然美景的美好时刻。

二候白露降

二候白露降,标志着立秋节气中的第二个五天,此时清晨可见露珠凝结的现象。随着气温渐降,夜间的水汽化作晶莹剔透的露珠,点缀于草木之上,构成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这一景象不仅是气候从炎热转向凉爽的信号,也是自然界步入秋季的重要标志,提醒人们适时增添衣物,享受这清新宜人的季节更迭。

三候寒蝉鸣

三候寒蝉鸣,标志着立秋节气中的第三个五天,此时随着天气转凉,寒蝉开始鸣叫。随着昼夜温差的加大,这些对温度极为敏感的昆虫发出特有的叫声,仿佛在宣告夏日的落幕和秋季的到来。寒蝉的鸣声不仅是秋季来临的自然标志,更为这个季节增添了一份独特的韵味与诗意。

立秋习俗

贴秋膘:

“贴秋膘”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种特殊的饮食习俗。这一习俗源于古人对季节变换与人体健康之间关系的理解。这一过程通常包括食用一些富含蛋白质和脂肪的食物,比如肉类(尤其是猪肉)、豆制品等,以增强体质,提高身体抵抗力。此外,“贴秋膘”不仅仅是简单的增加食物摄入量,还涉及到饮食结构的调整,强调营养均衡,确保身体能够更好地适应季节的变化。

2. 咬秋:

“咬秋”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种流传已久的习俗,主要流行于北方地区。这一习俗指的是在立秋当天吃西瓜或其他新鲜水果,以此来迎接秋天的到来,同时也寓意着消暑解渴、预防秋燥。因此,“咬秋”不仅仅是一种饮食习惯,更蕴含着人们对健康生活的美好愿望和对季节变化的深刻理解。

0 阅读:20
评论列表
  • 2024-08-13 22:05

    夏日未褪已立秋,咬秋不放迎秋天。 暑氣難消秋老虎,髙溫酷熱禾穀熟。 中午似火騰熱浪,夜晚淸風送涼爽。 露降忽覺秋已至,寒蟬鳴叫唱不休。 酷熱暑氣漸漸去,秋雨淋漓緩緩來。 陽氣漸收陰氣長,陰氣始下萬物收。 涼爽秋風早吹來,秋涼如水把扇丟。

山城旅游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