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唆伪证,违反选举法,判了无罪,缓了有期。
韩国在野党领袖李在明,半个月内两次站上审判席,结果一喜一忧:选举法案件缓刑两年,教唆伪证案件却被判无罪。
但他出庭后第一句话就让人拍案叫绝——“韩国政坛必须结束这种你死我活的斗争。”
这话看似是在呼吁和解,实际上却是一把锋利的矛头,直指尹锡悦政府的“政治迫害”。
这一场“法律战”,早已脱离司法的范畴,成了两大势力对决的缩影。尹锡悦,是否真的会步上青瓦台“魔咒”的后尘?
先来捋一捋事件经过。李在明,韩国最大在野党共同民主党的党首,也是尹锡悦最大的政治对手,最近可谓风波不断。
前不久,他因涉嫌“教唆伪证”被检方起诉,随后又因违反《公职选举法》被判缓刑一年。仅仅十天后,教唆伪证案一审宣判无罪。
两场庭审,一喜一忧,让李在明的处境更加复杂。而这背后,却是韩国政治生态的冰山一角。
“教唆伪证”?怎么听都像是政治操作。李在明的教唆伪证案,说白了就是检方指控他在2018年担任京畿道知事时,指使他人作伪证,以掩盖自己的不当行为。
这样的指控,乍一看似乎有板有眼,但问题是,这类案件最大的特点就是证据难以定性。检方的指控,更多依赖于口供,而非实质性的客观证据。
而李在明的无罪判决,也恰恰证明了这一点:法院认为,检方的证据不足以支持教唆伪证的指控。这场闹剧,最终只留下一个疑问:检方到底是在依法办案,还是在“奉命打击”?
再看选举法案件。李在明因涉嫌在竞选期间虚假宣传政绩,被判处一年有期徒刑,缓刑两年。这一案件的判决结果,显然直接刺中了他未来的政治命门。
按照韩国法律规定,一旦缓刑期内再有违法行为,他将无法参选。而且,即便没有新的罪名成立,这一缓刑判决也可能会在李在明未来的竞选中成为执政党攻击的“利器”。
难怪有人说,尹锡悦的检方“够狠”,这招“精准打击”,几乎是冲着李在明的政治生命去的。
但问题来了,为什么尹锡悦政府对李在明穷追猛打?答案其实不复杂。上一届总统选举,李在明以微弱的差距败给尹锡悦,成为韩国政坛最大的反对力量。
而如今,尹锡悦的支持率直线下滑,不足两成,很多人已经开始质疑他是否能撑到任期结束。在这样的背景下,李在明是下届总统选举最有力的竞争者。
如果不能用司法手段提前“清除”,那么尹锡悦未来的政治前景将更加黯淡。换句话说,打击李在明,不仅仅是政治斗争,更是尹锡悦自保的手段。
可问题是,韩国这种“用法律当武器”的政治操作,真的能奏效吗?看看国际上的案例吧。
美国当年试图通过法律手段阻止特朗普参选,甚至一度希望通过刑事起诉把他送进监狱。但结果如何?特朗普不仅参选成功,还在支持率上反超拜登。
韩国政坛的“老大哥”美国,已经给出了答案——用法律打压对手,可能反过来让对手显得更加正义。李在明的无罪判决,恰恰给了他一个机会,让他塑造起“受害者”的形象。
而尹锡悦的司法打压,在民众看来,更像是一场政治迫害。谁会为一个“政治迫害”的幕后推手投票?答案恐怕显而易见。
李在明在无罪判决后,迅速将矛头对准尹锡悦。他不仅公开呼吁“结束你死我活的政治斗争”,还暗示自己遭受的指控是执政党的政治打压。
这种表态,既树立了自己的“正义形象”,又将尹锡悦描绘成“权术玩家”。在尹锡悦支持率低迷的背景下,李在明的这番操作,赢得了更多的民心。
而尹锡悦呢?似乎正在重蹈青瓦台“魔咒”的覆辙。韩国历任总统,几乎没有一个能在离任后全身而退。朴槿惠、李明博等前总统,不是身陷囹圄,就是被迫流亡。
尹锡悦的低支持率,加上在野党的弹劾威胁,让他的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
现在的他,不仅要面对李在明这个强劲的对手,还要小心自己是否会成为“青瓦台囚徒俱乐部”的下一员。
说到底,韩国政坛的这种“胜者为王”的政治文化,才是问题的根源。无论是执政党还是在野党,都把政治斗争当成了一场零和游戏。
为了权力,可以不择手段,甚至动用司法工具打压对手。这种做法,不仅损害了司法的独立性,也让韩国的政治生态陷入了恶性循环。尹锡悦和李在明的对决,只是这一循环中的最新一幕。
有人说,尹锡悦在效仿美国的拜登,用法律手段打击对手。但别忘了,拜登未能阻止特朗普参选,反而让自己在政治上显得更加被动。而尹锡悦的操作,恐怕也难以摆脱这样的结局。
李在明的无罪判决,已经让他的支持率有所回升。而尹锡悦的低支持率,则让执政党的未来充满了变数。谁会笑到最后?或许只有时间才能给出答案。
对此,您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下您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