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的古代,北方的游牧民族战斗力是最强大的,而东部、西部、南部的少数民族的战斗力则比较差。在三国时代,魏蜀吴三个国家为了争夺天下,彼此之间都有战争 。因为实力最强大的是魏,其次是吴国,最后才是蜀,所以大多数情况下,蜀吴国都会联合起来对付魏。
而魏国则处于北边,与实力最为强大的北边的蛮人正面相对,可是北边的蛮人并没有进攻,原因何在?你瞧瞧那四位在北方都赫赫有名的将军是什么人?
张辽,原是马邑之谋策划人(马邑设下圈套,准备一举歼灭匈奴兵)的后裔,后来为躲避仇恨,改名为“张”。张辽前半辈子先后追随过董卓,丁原,吕布,但都没有建功立业。一直到投靠曹操后,张辽才开始了他辉煌的一生,并且在仕途上一飞冲天。
二百零七年,曹操出兵柳城,讨伐袁熙、袁尚,不料两人逃往乌桓。乌桓在我们国家的北部,是一支相当强大的牧民队伍,他们的军队非常强大。曹军人人畏惧乌桓铁骑,张辽极力反对,提出趁乌桓铁骑未有防备之时,打对方一个措手不及。
曹操采纳了张辽的提议,率领曹纯、张郃等将领,出其不意,击溃了大量的铁骑,并在战场上击毙了单于。白狼山一役,曹操收复了北边的牧民,胡、汉各有二十万人投降。张辽白狼山一役,几乎可以媲美当年的霍去病,震惊整个北方边陲。
曹彰,曹操的第二个儿子,平时对读书不感兴趣,喜欢骑射。他的理想是像卫青霍去病一样,成为一代名将,率兵横渡大漠,横扫北边的蛮夷,建立自己的赫赫战功。218年,乌桓被张辽打得心惊胆战,起兵造反。为了磨练曹彰,曹操派他去攻打,他被任命为北中郎将军。
曹彰也没有辜负众人的期望,临危不乱,英勇善战,更是亲身上阵,将乌桓铁骑打得一败涂地,斩杀俘获了几千名敌军。因为曹彰和他的军队实在是太过凶残,附近的鲜卑部落的酋长见此,当即就向曹彰投降,并且表示自己的臣服,甘愿追随曹操。
曹彰乃曹营中除了张辽外,另一位名震乌桓的将军,他给乌桓和其他草原人留下了心灵上的创伤,鲜卑的轲比能才会老老实实地臣服。
牵招,本是刘备最好的朋友,后来投靠了曹操,成了曹操麾下的一员大将。后来,魏文帝曹丕拜他为鲜卑军的军将,让他们过上安定的生活。
二百二十五年,他被任命为雁门郡的郡守,负责北方边疆的事务,挑拨草原上的各个部族之间的关系,让他们相互怀疑,相互掣肘。
田豫是乌丸军的统领,曾经被轲比能围攻,请他出手相助。牵招力抗群情,一面上奏,一面发兵。他名义上攻打轲比能的地盘,其实是在东面,与和田豫配合,消灭轲比能的大部,鲜卑部落吓得四散而逃。牵招坐镇北方十余年,数次挫败鲜卑部族轲比能的实力,维护了魏国北方边境的安定。
田豫,起初是刘备和公孙瓒的追随者,后来公孙瓒被打败,他才投奔曹操。田豫曾随曹彰征出兵攻打乌桓,他参加了这场战役,并且为朝廷做出了巨大贡献。
当田豫听闻乌丸王骨进不尊朝廷,便率领百余人,远赴关内一探究竟,在骨进所在的部族,将骨进斩杀。田豫快剑断尾,震慑住了北方,让他们不敢造反。
结尾部分:曹魏为什么敢与蜀、吴国开战,就是因为镇守北方的名将。张辽,曹彰,曾经击败过乌桓铁骑,击退过北边的草原人。牵招和田豫在北方驻守十多年,巩固了曹魏的势力,这才有了当时的局面。
V5不卡头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