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4月,新四军军部为了查明皖南地区的敌情、地形和民情,决定从现有的三个支队当中,抽集四个连的兵力,组成一支先遣支队,并任命粟裕为先遣支队司令。
4月28日,这支先遣支队在粟裕、钟期光的率领下,从潜口出发向东进军,经石埭、青阳,前往南陵一带。
为了避免遭到敌人的追击,他们乔装改扮,晓行夜宿,尽可能不惊动老百姓。
在这支队伍当中,有一个名叫张铚秀的、很年轻的侦察参谋。
他出生于1915年,是江西永新人,13岁就参加了虹桥暴动,18岁参加红军。粟裕很喜欢这个年轻又机灵的小伙子,经常对他在军事上加以点拨。
一天夜里,他们冒着危险进入国民党第五十五军的防区,选择一个僻静处宿营。
将士们连日行军,早已疲惫不堪,一躺下来就很快进入了梦乡。
睡到半夜,侦察参谋张铚秀忽然被人叫醒,睁开眼睛一看,原来是粟裕,连忙坐起身来看了看四周,问道:“怎么了?是不是敌人来了?”
“暂时没有发现敌人,”粟裕说,“但这里绝非久留之地,我们必须尽快转移。”
“粟司令,现在不是半夜吗?应该不会有敌人来吧?”张铚秀有点不解。
粟裕很严肃地答道:“这里离芜湖很近,说不定周边有不少特务、汉奸,还有可能设有电台,我们东进的情况必然很快会被敌人侦察到。你马上把大家叫醒,立即转移!”
张铚秀一想,觉得很有道理,连忙把大家叫醒,继续行军。
当他们来到距南陵仅有20里的麟桥附近时,粟裕忽然对张铚秀说:“命令部队停止前进,立即做好防空伪装!”
让人难以置信的是,先遣支队的干部战士们刚做好伪装,空中就传来飞机马达的轰鸣声,没过多久,日军的飞机就出现了,朝着先遣支队半夜出发的地方进行狂轰滥炸。
干部战士们这时无不赞叹:粟司令对敌情的判断完全准确无误!
几天后,部队在天黑以后来到芜湖东门渡附近,打前站的侦察员前来报告,前面是一段铁路。
粟裕连忙命令部队停止前进,随后带着张铚秀和几名警卫员来到铁路旁。
他仔细观察了一番,对张铚秀说道:“张参谋,如果敌人的铁甲车开过来,我们能在很远的地方就发现他们吗?”
张铚秀想了想,不好意思地说道:“这个……这个我还真不知道。”
粟裕没说什么,只是走近铁轨,蹲下身子,用耳朵贴在铁轨上,又用手轻轻抚摸了几下,回头对张铚秀说:“听铁轨可以感受到装甲车行驶时对铁轨的震动。按照我这个方法去做,只要有敌人的铁甲车过来,我们在比较远的地方就能发现他们。”
张铚秀连连点头:“是啊,粟司令这个办法真好。”
粟裕回到部队停下的地方,对大家过铁轨时要注意的事做了反复交代,并叮嘱大家:“大家过铁路时要小心,有可能遇到敌人的铁甲车。但是铁甲车的探照灯非常亮,能把路面上照得亮如白昼。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大家马上就地卧倒,不要动,敌人就发现不了我们。”
将士们按照粟裕所说的方法,果真安然无恙通过了敌人设在铁路上的封锁线,于5月13日到达江宁县的叶家庄。
在这次行军过程中,小参谋张铚秀亲身经历了粟裕冒着生命危险,率领部队通过敌人重重封锁的全过程。
粟裕的耳提面命、言传身教对张铚秀的影响很大,正是在粟裕的领导和指点下,张铚秀这个小参谋逐渐成长为一名优秀指挥员。
解放战争时期,张铚秀历任新四军旅参谋长、副旅长兼参谋长,华东野战军副师长兼参谋长、师长等职,亲历了涟水、莱芜、孟良崮、临朐、南麻、济南、淮海和解放上海等战役战斗,立下了赫赫功勋。
1955年我军首次授衔,张铚秀成为开国少将。后来曾出任昆明军区司令员、云南省委书记。
参考资料:《粟裕传》(当代中国出版社)、《大将粟裕)(黑龙江人民出版社)、《中国大将军的故事·粟裕大将的故事》(中共党史出版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