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冲突爆发后,BBC、《纽约时报》、英国国际战略研究所(IISS)等西方媒体和智库多次声称俄罗斯很快就会耗尽坦克装甲车辆的储备,最近这个说法又开始有了市场。
英国路透社引用“领先的研究机构专家”的观点,表示俄罗斯拥有在乌克兰再战斗一年的资源,并拥有战场主动权,但很可能面临缺乏坦克装甲车辆等重装备的问题。
(俄军确实损失不少坦克装甲车,但乌军的损失更加惨重,而且西方媒体一般视而不见)
路透社的原话,是俄罗斯“在更换被毁坏的坦克方面举步维艰”,意思就是认为俄罗斯生产、翻新和维修坦克装甲车辆的速度,跟不上在乌克兰战场消耗的速度。
不可否认,俄罗斯陆军在开战后一段时间内确实有过缺坦克缺装甲车的问题,但通过启用封存坦克装甲车的方式缓解了不少,更何况路透社可能有意忽略了一个事实,那就是即便俄军真的缺乏坦克装甲车,还有一位东方盟友拥有不小的库存,那就是朝鲜。
当然,作为西方的主流媒体,路透社这么说也不是毫无根据,IISS高级陆战分析师巴里表示,如果特朗普无法促成停火,未来几个月战争会变成更加血腥的消耗战,(双方)伤亡惨重。
这样来看,意思是2025年上半年如果战争没有结束必然变得更加惨烈,俄军要投入大量资源保证持续掌握主动权,而乌克兰可能会为了向西方证明其价值,不惜代价与俄罗斯争夺一些关键要地比如库尔斯克,所以俄军坦克装甲车消耗会上升,最终重现2022年夏秋季的窘境。
(路透社报道的配图,大概是想表明俄军只能依靠这么简单的车辆作战)
IISS也给出了更具体的数据来提供佐证,称俄军在2024年损失了1400辆坦克,并认为这是个可怕的数字,尽管俄罗斯在增加T-90M等新型坦克的生产,但更多时候是“以质量换数量”。
而从开战至今,俄军损失了超过4400辆坦克,已经开始使用大约五六十年前制造的老式坦克装甲车来补充,虽然这些剩余的老式装备可以在短期内维持损失率,但要经过难度更高和更昂贵的翻新。
根据开源情报机构Oryx的统计, 从开战到2024年8月,俄军损失了超过1万辆各类坦克装甲车,其中主战坦克超过3000辆,步兵战车、伞兵战车、装甲输送车等超过5000辆,其他装甲车约1500辆。
公开消息显示,俄罗斯其实也在加速生产、维修和翻新坦克装甲车,外界评估认为每年可补充800到1000辆,数量也不算少,基本可以保证补充损失,但如果俄军打算继续进攻,那么这个补充效率远远不够——进攻本来就比防御更加消耗机动力量,更不用说还是在几乎没什么遮蔽的平原上。
(这种平原地形大规模装甲突击在俄乌战场纯属刷人头)
那么朝鲜能起到多大的作用?从已有的公开数据来看,朝鲜陆军也有不可小觑的坦克装甲车储备,具体数量虽不好评估,但外界一般认为超过5000辆,当然型号普遍比较老旧,如T-54/55、T-62、BMP-1/2、BTR-60/80等,此外还有根据苏式坦克开发的改进型如天马虎系列、先军号系列主战坦克,以及M-1973/1992等装甲车。
朝鲜这些坦克装甲车虽然型号老旧,即使是新款也称不上有多先进,但好处是和俄罗斯陆军装备体系相差无几,甚至有可能就是同一套后勤维护标准,部分坦克装甲车提供给俄军使用,至少理论上不存在什么问题。
更重要的是,由于朝鲜已经派兵入俄参战,还有消息显示“谷山”大口径榴弹炮、240毫米重型火箭炮、KN-23短程弹道导弹均出现在俄罗斯境内,表明俄朝两国在重型装备方面达成了协议,并得到了履行。
(在俄罗斯境内铁路运输的朝鲜“谷山”大口径榴弹炮)
需要注意的是,无论身管火炮、火箭炮还是短程弹道导弹,实际上都属于支援性质的重武器,虽然威力可观,但和主战坦克这类有进攻性质的重武器依然有区别。
所以朝鲜向俄罗斯提供坦克装甲车等重装备在技术上没有障碍,但朝鲜方面或许会考虑国际影响,即使提供也可能会以更加隐蔽的渠道和方式。相比起来,派遣工程师和熟练技工支援俄罗斯兵工厂,或者在向俄罗斯的出口清单里增加一些维修、翻新需要的原料或设备,可能性也不小。
至于朝鲜能够提供的坦克装甲车可能技术落后,这可能不是什么问题。首先俄军可能是用这些老旧装备替换国内驻军的先进装备,让更先进的型号能够前往乌克兰前线参战,其次坦克装甲车在俄乌战场上的作用也不是什么装甲突击了,主要是掩护步兵作战,或者在无人机侦察后,对某个可疑目标进行炮击,作用更类似于自行火炮。在这种战术模式下,俄军最先进的T-14“阿玛塔”和老旧的T-54/55也没有多大的区别,而且后者或许有更高的性价比和数量优势。
(俄罗斯目前仍有数千辆坦克装甲车在封存中)
总体来说,目前处于进攻状态的俄军确实可能遭受更严重的损失,但在步入战时生产管理体制的军工企业,以及朝鲜也可能提供援助的背景下,俄军还没有太严重的坦克装甲车缺口。那么英国智库为什么或有这个判断?只能说大英帝国如今将军都比坦克多了,看到俄罗斯成百上千辆坦克装甲车损失,自然会大惊失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