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是充满变数的一年,尤其是在台海问题上,中美两国的博弈愈演愈烈,台海局势也持续升温。在这样的背景下,拜登是否能够遵守中美之间的承诺,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
台岛问题是中美关系最敏感的问题,也是两国之间最容易引发冲突的地方。近年来,随着美国对华政策逐渐“紧缩”,台海局势也持续升温,中美双方在台海周边的对峙、摩擦,引发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和担忧。
加上大陆早已就台海对美摊牌,即中国内政不容干涉,涉及领土主权的问题没得商量,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就连美国内部都看不下去了,急忙呼吁拜登要给中美之间“降温”。
据观察者网消息,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米利表示,中美关系在经历“气球事件”,“对台军售事件”,签署《芯片与科学法案》等诸多对抗意味十足的事件后,中美之间的关系已经变得“火药味十足”,就好像随时可以打起来一样。为此他呼吁拜登,应该给双方都“降降温”。
事实上,拜登政府在继承特朗普政府“以台制华”策略的同时,一直试图与大陆保持“沟通”,避免台海危机失控和战争爆发。在这样的背景下,中美又该何去何从呢?
首先,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中美两国在台岛问题上的根本利益是不可调和的。对于中国来说,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不可动摇的目标和底线,任何损害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行为都将遭到坚决反击。
对于美国来说,维持台海现状是其在亚太地区维护霸权和遏制中国崛起的重要手段,任何改变台海平衡的行为都将引起美军强烈反应。
因此,在这个问题上,中美之间不存在所谓的“合作空间”或“共同利益”,只有激烈的竞争和对抗。
其次,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美国在台岛问题上的“战略模糊”已经不再适用于当前的形势。美国自1979年与中国建交以来,就采取了一种“说一套做一套”的双重标准,在口头上承认一个中国原则,在行动上却不断加强与台岛的实质联系。
这种策略想让中国大陆在能接受的程度上支持台岛,并保持一定的灵活性和回旋余地。然而,在中国日益强大和自信的今天,在美国日益衰弱的今天,在台岛日益分裂和倒退的今天,“战略模糊”已经失去了原有的意义和作用。相反,它只会给中美两国带来更多的误判和风险,让台海局势更加复杂。
因此,在这样一个关键时刻,拜登政府应该认清形势,客观地看待中国的发展,而不是敌视。中国的发展是合理的,而不是威胁或者是挑战。
中国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中美之间在台岛问题上应该增进沟通和理解,而不是相互对抗和制造危机。
只有这样,才能为中美关系重回健康稳定发展的轨道创造条件,也才能为台海地区和世界的和平与繁荣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