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旧的乡村小学冰球馆,经过七个月的改造竟然变成了亚冬会冰壶比赛场地,这件事情让我觉得特别有意思,因为这个场馆不仅仅是一个比赛场地,更是一群孩子实现梦想的地方。
这个冰球馆的故事要从2002年说起,当时的新华小学条件很差,连个像样的操场都没有,但是王迺伟教练却在这里开始了女子冰球队的训练,他自己推着冰车,一点一点地浇出了第一块冰场,那时候连个像样的冰刀和球杆都没有,全靠他向体委申请。
王迺伟对训练的要求特别严格,他总是问那些小姑娘们想不想进国家队,要是想就得坚持下去,虽然条件差,但是孩子们从来没有放弃过训练,每天都在冰场上认真练习。
2009年的时候,刘万富来当校长了,他看到王迺伟带着孩子们训练的样子,觉得冰球可能会改变这些乡村孩子的命运,于是就决定把冰球作为学校的特色来发展。
学校开始推行文化课和训练课一起抓,确保孩子们在训练的同时不会落下学习,这种方式虽然辛苦,但是效果特别好,很多孩子通过冰球找到了人生的方向。
2017年的时候,学校终于建起了真正的冰球馆,这是全国第一个建在小学里的冰球馆,占地面积特别大,有17111.5平方米,这个场馆成了哈尔滨市各个冰球队的训练基地。
冰球馆二楼的墙上贴满了获奖照片,每张照片上的孩子都笑得特别开心,这些来自农村的孩子通过冰球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有很多人都进了国家队。
2023年,中国冰球协会给了学校一个特别的称号叫冰球摇篮,这个称号来得一点都不意外,因为学校培养出了107名国家级运动健将,在哈尔滨市体育运动学校的女子冰球队里,有三分之一的队员都是从这里毕业的。
2024年3月,学校的冰球馆被选为亚冬会冰壶比赛场地,这个消息让整个学校都沸腾了,因为谁也没想到一个小学的场馆能够承办国际比赛。
改造工程从2023年4月1日开始,整整用了七个月的时间,把冰面、照明、音响等设施全部升级,特别是冰面的改造特别讲究,因为冰壶比赛对冰面的要求比冰球更严格。
场馆的照明系统全部换成了智能控制的,每个灯都能单独调节,这样可以保证光线柔和均匀,不会让运动员觉得刺眼,冰面的温度也要精确控制在零下4到5度。
在这次亚冬会上,中国女子冰球队有六个队员都是从南城一小毕业的,她们是方新、王雨晴、孔明会、文路、王佳欣和杨婧镭,这些名字在学校的荣誉墙上都能找到。
学生们还在运动员通道两边布置了自己画的画,参赛的运动员们看到后都特别感动,有的还在画上写了祝福的话,有的甚至把画带走留作纪念。
2月15日,平房区教育局组织了全区的中小学生来参观冰壶馆,让更多的孩子能够近距离感受冰壶运动,这个场馆不仅仅是比赛场地,更像是一个传递梦想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