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人的冬天可不是吃素的!

我从新疆来 2024-01-31 21:10:02

人在每个季节的思绪总是不同的,下雪后的冬天,不由地想起了“冬宰”。

游牧养畜的世代传统、牛羊遍野的自然环境,养成了新疆人民无肉不欢的饮食习惯。

但要说什么季节是吃肉的旺季?那答案必定是冬天。

因为冬天新疆人有一项非常重要的过冬仪式——冬宰。

相信每一位新疆朋友们都知道,每年下过几场雪之后,爸爸妈妈就张罗着要把家里那个大冰柜用肉填满了,毕竟“一头牛下冰柜”之后,新疆人的冬天才算真正的开始。

▲图片来源:@小红书-周周_

冬宰!冬宰?

新疆是中国的四大牧区之一,牛羊数量多,在寒冬腊月来临之后,牲畜们就会一天比一天瘦了,因此冬初牛羊最膘肥体壮。

新疆的冬季漫长寒冷,能够更好地冻储牛羊肉,这个时候宰杀就能保证吃到肥美鲜嫩的肉,而且食用肥肉也能抵御寒冷。

哈萨克人把冬宰称之为“索合木巴斯”,意为“品尝冬宰之鲜”。

哈萨克族历来有冬宰的传统,现如今生活在新疆的其他民族也基本都有吃冬肉的习惯。

哈萨克族著名诗人唐加勒克曾写道 “哈萨克人的历史就是在游牧中谱写的,哈萨克人的繁荣就是在迁居中诞生的,哈萨克人用自己的双腿丈量着世界,追随着生命的绿色”。

以游牧为主的哈萨克族,常年与雪山、森林、草原相伴。

寒冬来临之际,哈萨克人就在“冬窝子”过冬,冬牧场的生活寒冷且漫长,为了抵御寒冷,哈萨克人在完成转场后安置好自己住处,就会宰杀牛、马,进行冬肉的储备。

冬宰所用的一般是体型较大的牲畜,因为好客的哈萨克人除了自己食用之外,还要用来招待其他的客人。

在很多的乡镇地区,冬宰的传统仪式还没有消失,每年11月和12月,冬宰的序幕正式拉开,哈萨克人会挑选牲畜中最膘肥体壮的牲畜宰杀。

在宰杀之前,会请德高望重的老人为宰杀的牲畜做个“巴塔”,感恩生灵、祝愿人畜兴旺,年年有余。

一家宰畜,周边的邻居们都会来帮忙。

男人们将每一块部位完整的卸下,正如庖丁解牛般,利利索索地使骨肉分离。

女人们将内脏清理干净,起锅准备煮肉。

▲图片来源:@小红书-周周_

今年吃到风味马肠了吗?

马肉是冬宰肉之首,因为马肉富含丰富的蛋白质、脂肪易吸收,而且促进血液循环,能够增强人的免疫力,且因为性热,马肉在冬天即使放在室外也很难冻硬,自然就成了寒冷冬季的最佳之选。

哈萨克人也尤为擅长烹饪马肉。

一般马匹屠宰后,分割、灌肠,之后腌制、熏肉。

用粗盐涂抹在分割后的肉上,挂在自制的晾杆上风干,晾晒。

接下来,才是酝酿美味的高潮时刻。

选出肥瘦相间的马肋排骨肉,穿进马肠中,用高山上的松木进行熏制,使肉散发浓郁的松木香味儿。

熏制的肉香味浓郁、耐贮藏,而熏马肠是熏肉中的上品,油而不腻,不仅色泽悦目,而且营养价值很高。

美味在肠衣的包裹下,散发出诱人的魅力。

熏马肠的吃法有很多种,最攒劲的吃法还是直接将马肠煮熟后捞出切片,搭配皮牙子一起吃,唇齿留香。

当然熏马肉抓饭、手抓马肉、马肉汤饭也让人垂涎三尺。

你嘴里应该有新疆牛羊肉 !

新疆大部分地区的冬肉还是以牛羊肉为主,但是和大家平常见到的牛羊肉做法不同,冬宰时的做法别有一番风味。

牛羊在宰杀完毕后,会最先将内脏清理干净切成小块儿,和土豆、洋葱一起慢慢炖煨,这道菜称为“胡尔达克”,用来招待帮忙的邻居朋友们。

因为这道菜做饭简单,不耗时耗力,刚好可以慰藉劳动者的饥肠辘辘。

其余的肉加少许盐之后直接放入清水中,再将土豆、胡萝卜等削皮洗净后全部加入肉汤中一起在清水煮几小时煮熟,将肉和蔬菜捞出,准备“纳仁”(皮带面)放入滚烫的肉汤中,煮熟捞出,一切准备就绪。

将“纳仁”平铺在盘底,上面放上肉和蔬菜,将切好的洋葱撒在最上层,用肉汤淋一圈。

冬宰待客的肉就香喷喷的出锅了。

除了准备肉之外,还要准备各种其他美味,例如:“哈特克”是一种牛奶制品,味酸解腻,是喝肉汤时搭配的灵魂,当然酥油、酸奶疙瘩、各种面食等都是餐桌上的老成员了。

冬宰待客之道

一般将肉熏制、风干之后,就要开始招待客人了。

冬天想要减肥是基本不可能的,因为在自家吃完肉之后,还会被亲戚朋友们邀请再去吃一顿,三天两头顿顿吃肉是每一位新疆朋友们的“幸福负担”。

首先,爸爸妈妈会将客人们分门别类,一般分成:妈妈的亲戚、爸爸的亲戚、妈妈的朋友、爸爸的朋友、周边的邻居、爷爷奶奶辈儿的亲戚等,起码七八波客人。

最有趣的是肉也会分门别类,不同的部位给不同的客人吃。

其实牛羊马肉都有这种讲究,但是最常见的是羊肉的分门别类。

羊头端给最尊贵的客人,切肉的人会将羊头肉依次分割给同席位年龄小的客人,最后将一块儿肉留给自己,将羊头捧还给主人。

“江巴斯肉”(髋骨肉)一般给爷爷奶奶辈的老人吃,“阿斯克吉列克”(胫骨肉)给出嫁的女儿回来时吃。

一般请客人之前,全家会一起大扫除、准备各种美味食品,将它们摆放在桌子上,等待客人。

客人们陆陆续续地来得差不多时,餐前小食是各种面制品、奶制品、新疆的干果,再喝一碗暖暖的咸奶茶。

正餐开始前,大家都会仔细清洗手部,之后所有人摊开手掌,等待年长者做“巴塔”,等以上步骤结束后,才会端来已经煮好的肉,等在座中最年长的持刀切肉并开始吃之后,所有人都可以大快朵颐了,长辈们会特别切肉给晚辈们吃,一般称之为“幸福肉”。

餐后甜点,一般会是各种水果、糖果、果汁,当然最出彩的解腻饮品肯定是马奶酒,马奶酒是由马奶发酵而成,酸甜可口,小孩儿不能喝太多呦。

客人们在席间叙旧聊天,谈笑风生,小孩儿们打闹嬉戏,非常的热闹,氛围不亚于过年。

冬宰待客的习俗是新疆人好客的最好证明 !

在一碗碗咸鲜的奶茶中,在一块块“幸福肉”中,在一句句祝福语中,我们迎接冬宰,结束充满喜怒哀乐的一年。

那个曾经让你烦恼的“幸福负担”,现在是否又成了最深的念想。

嘿,远在他乡的新疆游子们,今年记得回来吃冬肉啊 !

-END-

本文由“我从新疆来”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了解熟悉而又陌生的新疆!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