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关系近段时间,开始有一些新颖的迹象出现。中联部部长刘建超日前与美国驻华大使伯恩斯会见,不过没有更进一步的消息。尽管中联部的职能之一就是与外国驻华使节进行沟通,但考虑到目前中美间的紧张局势,这次对话难免让人猜想,风向是不是又有变化?中美关系“破冰”,会从此开始吗?
【中联部发布的图像资料】
有一个细节比较耐人寻味,中联部是应约会见,说明美国驻华大使是主动上门发起对话的那一方,另外从图片中也能看出,这是一次非常正式的外交会晤,而讨论的内容,不外乎是双边关系,以及国际跟地区局势等等,在中美过去的对话中,这也是贯穿始终的话题,不过气氛很难说得上融洽,一般都是美国那边找借口放狠话,而后我方回击。
至于这次对话,会不会有所不同,倒不必抱太多期望。因为强硬,仍然是美国对华政策的基调,伯恩斯作为驻华大使,也不可能脱离这个框架行事。但在强硬之外,美国仍有对话的需求,这几个星期以来,美国在各个层面持续放风说,希望跟中方协商,安排布林肯等高层的访华行程。不排除伯恩斯在会面期间,再次向中方传达有关意愿。
只不过,美国政府高层能不能来,最终的决定权在我们这里,而且要经过严谨的评估,看美国究竟是想通过对话,实质性缓和中美关系,采取长期措施管控危机;还是说走个过场,给自己的“印太战略”争取更多时间与空间。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
但可以明确的是,中美不仅经贸上不能“脱钩”,外交上更是如此,通过各个渠道保持接触,可以将地缘政治层面的风险降至最低,同时也能在分歧之外,寻找可以合作的领域。毕竟,如果中美外交关系长期维持低水平运转的状态,以两国的体量,全球都会受到冲击,而与中美关系最密切的东南亚跟欧洲尤其严重,所以维持对话,也是在为国际形势考虑。
但平心而论,中美关系短期内好转的可能性不高,即便美国高层组团访华,背后的积极意义也有限。现在的美国,表面上两党在对华政策上高度统一,是为数不多能达成共识的地方,但细分到具体领域,分歧就愈发明显。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美国贸易代表戴琪跟财政部部长耶伦,同样是对华贸易,两人的表态就有不少的差异。再考虑到美国的政治结构,那就值得讨论一个问题:美国对华政策,谁在主导?是白宫还是国会?
另外,中美关系间还有一个特别严峻的问题亟待解决,那就是个别美国政客不会顾全外交关系大局,出于个人的政治利益,在台海方向擅自行动。站在我们的角度来看,这是无法接受的挑衅行为,也是美国“切香肠”的有力证据。至于怎么避免,甚至是杜绝类似状况重演,拜登政府既没有意愿,也没有头绪,但如果不解决,也将对中美在外交层面的对话,产生显而易见的阻碍。
【佩洛西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上述种种因素结合起来,就使得拜登政府面向中方释放出来的信号,尤其复杂,如果一味地将问题简单化,情绪化,就很容易走进误区。
不过,即便中美关系短期内难以改善,也不必悲观。东盟、欧盟、中东还有南美这几个方向,近期都有积极信号出现,中俄高水平合作也在有条不紊地开展,这充分表明,中美关系不是我们唯一的重心。
但美国有所区别,近些年来,美国通过在军事、政治等方面加大或是转移投入,基于“印太战略”,把自己的战略重心向亚太重新定位,其外交政策,完全执着于对中国的遏制与打压,某种程度上,美国的各种外交政策,都是围着中国展开,因此很缺乏变通的空间。如果缺了“中国”这个目标,又找不到替代,很多具体的布置在实施过程中就会失去方向。
【王毅主任此前与沙利文通过话,但并未对外公布具体内容】
而且美国还要面临这么一个局面,即便它想在中国周边“拉帮结派”,构建包围圈,但俄乌冲突的教训仍然历历在目,美国通过北约持续挤压俄罗斯的战略空间,乌克兰成了受害者。那么如果对象换成中国,谁愿意给美国承担风险?东盟已经明确表示,不会做大国的代理人。至于日韩,当下也没到赌上国运的程度。
最后,对于中美关系后续的发展,美国只有几句笼统的表态,却没有明确的愿景,说不出个所以然。这跟美国采取的“战略模糊”比较类似,不是说不能转向清晰,但这势必会动摇中美间的政治基础,给双边关系担上巨大的风险。虽然后果难以预料,但可以肯定的是,把对华外交政策从模糊转向清晰,美国所付出的代价,将远超回报。
【美国总统拜登,在对华政策上,往往缺乏更明确,更具体的目标】
那么基于这个结论,既然中国目前是美国外交政策的重心,那么美国不论在外面再怎么折腾,最终还是需要回到谈判桌上,与中方面对面接触。但伯恩斯能不能给中美关系打开一扇门,正如前面说过的那样,中方一直都在评估美国近段时间的言行,条件成熟的时候,自然会有更多更积极的信号放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