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少1300亿颗,台积电要回来,外媒:中国芯赌赢了

崔亮亮 2023-05-02 21:22:36

近几年来,美国通过《芯片和科学法案》,禁止荷兰、日本向我国出口先进的半导体产业链制程设备及14纳米及以下成品芯片。

我国企业通过自主研发,逐步地摆脱了对美国控制下的芯片禁运,到今年3月底,我国减少了约1300亿颗的芯片进口,早些时候,台积电宣布将高端制造芯片从岛内搬到美国,但是事与愿违,台积电在全球市场份额进一步萎缩,现在台积电又想重新转战国内。

台积电因为将先进制程厂搬到美国的缘故,深受国人痛斥,这次重新转战国内,我们还会认可它吗?为什么外媒说中芯国际赌赢了?

台积电又要回来?

台积电作为全球最大的半导体生产商,以前一直是我国高端芯片的主要供应商,但是在美国对我国的不断限制下,台积电禁止了高端芯片对我国的出口,但近期又宣布近200亿在南京建厂。

美国在全球半导体的产业链布局处于核心地位,垄断着包括ASML、佳能等光刻机制造以及台积电、英特尔等芯片制造商。

但这从侧反到激发了我国自主研发的雄心,走上了“去美芯”的自主化研发道路。

根据我国海关的相关数据显示,2023年前三个月我们累计进口芯片1082亿颗,相比去年同期下降了321亿颗,占比下降30%。

这个数据还是在2022年全年减少970亿颗的基础上计算的,如果将参照物移到2021年,这个数据更是超过了50%。

这就意味着,从去年到今年3月份,我国的芯片累计进口数量减少了1291亿颗。

这个数据,反映了我国芯片行业的两大重要变化,一方面是高端芯片的进口量在持续下降。同时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我国相关制程领域的芯片国产替代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我国进口数量的大幅度减少,也就预示着我国以前最大的芯片输入企业台积电的窘境。

台积电作为全球芯片制造链的领头羊,最近对外公告要暂缓扩张计划,暂停岛内28nm及7nm的半导体的生产。

由于美国出台的芯片禁运法案,对我国华为、中兴等企业的芯片断供,导致包括台积电、高通、英特尔等纷纷缩减芯片产量,停止对我国相关领域的投资,这也是目前芯片半导体行业持续低迷的直接原因。

4月1日,随着美方芯片法案的补贴申请的开始,非美属企业的台积电、三星等发现被美方区别对待,大有被摆一道的趋势。

美方以申请补贴的条件为由,要求外国企业出具一系列商业机密,包括预期现金流、利润率、净资产收益率(ROE)等企业财务的重要指标,以及企业的产能规划和潜在客户的相关信息。

这就相当把企业的和核心竞争力对美方和盘托出,从这点来看,美国芯片法案的目的就很清晰了,就是要扶持美国本土的半导体行业,通过头部外企建厂客观上促进先进技术的发展。

美方真正扶持的是高通、英特尔等美国公司,从近期的国际局势来看,俄罗斯最近打破了一个国际惯例,就是要求俄罗斯海外上市企业全部退市。

有人会问,退市不是很正常吗?前一两年我国的四大国企不是也清一色地从美国退市吗?

有什么不一样?

以前国外公司从美国或英国退市,先要私有化,什么是私有化?就是上市公司用美元,缓慢地买完散户的持股,然后才能退市。

俄罗斯就打破了这一限制,直接宣布国内企业退市,至于外国机构的持股,直接用俄罗斯卢布支付,这一做法,无疑是打到了美国用美元资本限制外国公司的七寸。

这也意味着,一国的公司的实际控制并不能由外国资本控制,而是直接牢牢控制在主权国家手里。

所以,台积电、三星等赴美建厂,把高科技制程的半导体都搬到美国本土,实际上这个企业已经是美国的企业了,一旦发生地缘问题,直接就可以宣布是美国企业,毕竟美国去年对俄罗斯的一系列制裁,已经打破了美当局的做法下限。

因此,台积电对外公告,宣布回归国内市场,发展28nm的芯片工厂,28nm芯片,至今仍广泛地应用在除手机、电脑外的其他电子产品,包括军工行业,功效完全够用。

可是台积电经过赴美建厂的一系列负面新闻,我方早就做好了一系列的应对措施,那么我国芯片产业链到底是什么样的布局呢?

芯片产业链的构成

随着美国方面的步步紧逼,层层设环,我国想通过其他国家进口高端芯片,已变得绝无可能,美方的芯片禁令,使得各大芯片制造商回流美国,进步一的缩小了这种可能。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们只能全力以赴地攻克技术难关,打造属于我国的芯片王朝。

那么我国的芯片制造业到底发展到哪个阶段了,我们本文从中低端和高端两个维度进行梳理。

首先从中低端半导体产业布局看,由于2020年以来以美国为主导的相关国家的制裁,导致我国芯片国产化快速发展,在制造端和制造设备端都取得了明显的进步。

比如2023年前两个月,中国半导体的进口约为676亿颗,这说明随着我国中低端芯片技术的不断提高,我国逐渐摆脱对西方的依赖,实现了部分产品的国产替代化。

但在高端制程的领域看,特别是14nm以下的芯片半导体制造环节,依旧有众多的科技难题有待攻克。

虽然高端芯片无法快速地赶超美欧,但在中低端芯片市场,进口芯片逐渐被国产化替代。

中国在全球半导体产业链上,仍处于后发者位置,2021年全球半导体占比中,美国企业约占了46%的市场份额,而我国的占比只有7%。

去年,美国通过《美国芯片与科学法案》,对美国本土的半导体行业,计划进行为期5年的财政补贴支持,不仅如此,还对我国实行了芯片隔绝的策略,禁止美国芯片出口到我国。

美方的这一举动,预示着中国半导体与西方的彻底脱钩,也标志着原本应该是全球化产业半导体行业由“全球化”向“两极化”转变。

受美国一系列制裁因素的影响,加上半导体产业全球分工自身设计与制造分离的布局。

这些全球化的分散布局原本是全球化额体现,但是现在因为美国单方面的限制,导致半导体全球供需暗藏风险,我国必然是首当其冲,因此企业实现我国企业的自主可控成为业内共识。

半导体产业链强调的是,具有创新和供给的设计权、突出安全和产能的代工权和决定生产链安全和工艺底层的设备权。

在终端企业端口,掌握芯片设计和代工权成为未来发展方向。

如今,我国智能手机、汽车中控系统和计算机操作系统等都在一步步地实现国产化替代。

阿里表示,全球RISC-V芯片将突破100亿枚,其中中国占据一半以上份额。

中芯更是未雨绸缪,迅速填补了国外企业退出后的市场空白。

中国芯飞速发展

这次台积电宣布重新在国内布局28nm的芯片制造厂,无非是想进入国内蚕食剩余的市场,但是这已被中芯国际抢先了。

台积电能做的就是顺势而为,基于国际国内的一系列实际情况,台积电宣布暂缓高雄,南科等工厂的增产规划,宣布在南京建厂,发展28nm芯片。

还有岛内媒体报道,台积电砍掉了2024年40%的EUV光刻机订单。

另外,台积电受营收下滑的影响,今年员工的涨薪仅4%,远低于往年10%的平均涨薪水平。

台积电可能不是不想涨,而是不敢涨了,要是在这个方向开支过多,就一定会影响全年的收支状况。

相比台积电的拮据,有外媒表示:中芯国际“赌赢了”。

与台积电不同,中芯国际不仅没有减少各项开支,同比还加大了研发投入。

中芯国际去年的资本开支从350亿人民币增长到了462亿人民币,中芯国际的逆势而行无异于一场豪赌,结果如何呢?

根据中芯国际公布的2022年营收显示,实现总营收495.16亿元,同比上涨39%;净利润121.33亿元,同比增长13%。

这是中芯国际上市以来的业绩之最,这主要得益于中芯国际对28纳米芯片的布局。

28nm芯片可用于制造各类高性能的半导体器件,比如图形处理器、通信芯片、存储芯片等使用量级巨大的领域,对于80%以上的领域需求,已经足够了。

28nm芯片作为当前主流的工艺节点,能够满足这些应用的需求,具有更小的尺寸、更快的速度和更低的功耗,能够为消费电子、通信、计算机等领域的半导体市场提供更为稳定可靠的技术支持。

另外28nm还有一个买家无法拒绝地优势,那就是价格低,成熟工艺的芯片代工价格远低于高端芯片,保障消费市场需求的同时,也提高了生产率,推动了我国科技的额发展。

所以中芯国际布局28nm赌对了,期待中芯国际能在这块市场领域取得更出色的成绩。

我国国内的芯片制造企业并没有因此被击垮,反而将美国的打压化为动力,积极进行芯片的自研,掌握核心技术,对于台积电目前转战国内的行为,和中芯国际相比谁会更胜一筹呢?大家认为世界芯片格局未来会出现中美两套不同的体系吗?欢迎点赞、评论、关注。

0 阅读:0

崔亮亮

简介:科技分享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