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总为什么撤换段苏权?塞翁失马,“暂授少将”焉知非福啊

阿芳谈说 2023-09-28 13:09:55

辽沈战役结束后,东野8纵司令员段苏权踌躇满志,期盼着入关后能参加更大的战斗,继续为解放全中国建功立业。

然而,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

机要员拿来一份电报,小心翼翼地交给段,目光不敢直视,说话语调也有点反常,吞吞吐吐地说:“司令员,电报。”

段苏权感到诧异,满腹狐疑接过电报,不看则已,一看头嗡得一下就大了,如遭晴天霹雳。

林、罗首长

电报是东北野战军指挥部发来的,内容很短,有两层意思:

一是调段苏权任东北军区任作战处长,二是黄永胜接替8纵司令员职务。

看了电报,段苏权大脑一片空白。

他不明白,林总为什么要这样调动,为什么会这样对待自己。

其实他也应该有所察觉,因为在此之前,野战军就有说法,说林总对他有意见。

电影《大决战·辽沈战役》有这么一个情节:东北野战军第8纵在攻打锦州的时候作战不力,把牛郎山(小紫荆山)的阵地给丢了,而且没有及时向上级报告。

刘亚楼参谋长得知之后非常生气,直接在电话里大骂说:“什么,你们阵地丢了?到底是怎么搞的,你们的高粱米看来是白吃了,为何不向我报告?……少啰嗦,就问你为什么不报告?”

这时候,林在一旁也开口了:“现在是大兵团作战,军纪不严不行,此事非追究不可,首先是他们的司令员不能放过。”

后来,罗荣桓亲自到了8纵,批了一顿,此事才算告一段落。

那么,段苏权的指挥能力到底怎么样?我们来分析一下。

段苏权

段苏权,湖南茶陵人,1916年出生在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吃够了地主的苦。

他苦大仇深,14岁就入了团,不久加入了组织。

1932年,年仅16岁的段苏权参加了红军。

段苏权对革命充满热情,能力突出,虽然没有文化,但依然有受到重用,不久便担任了湘赣苏区红八军政治部青年科科长。

19岁那年,他出任湘赣军区政治部宣传部部长。

1934年10月,贺龙、任弼时率领的红二、六军团在南腰界会师后,出于策应中央红军战略转移的考虑,决定率两军主力向湘西发展。

为了让主力顺利东进,需要黔东独立师留下,负责吸引敌人注意力,之后留在原地开展工作。

担任掩护工作的部队,必须能打,这支部队的指挥员,必须能够独当一面,有很强的决断力。

经过反复考虑,二位首长选中了53团团长王光泽任独立师师长、红六军团政治部宣传部部长段苏权任政委,带领黔东独立师留在了黔东。

有人认为,政委负责政工,不是军事上的主要指挥员,打仗的事管不了。

实事上,按照红军当时的规定,政委对军事行动有最后决断权,直到1942年冀中军区雪村战斗之后才改了这一规定。

所以,主力部队东进之后,独立师能不能完成任务,不仅看师长王光泽,也看段苏权。

需要交代一下,这个独立师只有800多人,其任务不可谓不艰巨。

在王光泽师长、段苏权政委的领导指挥下,独立师与敌人周旋了20余天,牵制住了敌人,圆满地完成了上级赋予的任务。

这也可见,段苏权不仅能打仗,而且善于打硬仗、打险仗,是深受上级信任和倚重的。下面的一件事,更加说明段苏权的勇敢善战。

11月25日,独立师进入了四川秀山,进抵梅江之后,遇到了一场恶战,当地民团疯狂阻击,兵力是独立师的五倍。

战斗打得异常艰苦,也非常惨烈,阵地眼看就要丢失。

段苏权一看急了,端起一把上了刺刀的步枪,跟敌人开始了白刃战。

谁知,民团的一个班长不按套路出牌,竟然开了枪。

只听“砰”的一声响,段苏权的踝骨中弹,剧痛钻心,当时就倒在地上。

王光泽只好下令撤退,掩护战士抬着段苏权冲出敌阵,将他安置在秀山县雅江车田村一个老乡家养伤。

段苏权

几个月后,段苏权的伤痊愈了,队伍也没了消息。

他一路乞讨,辗转回到茶陵老家。

1937年10月,段苏权得知八路军成立的消息,十分振奋,立即动身去寻找组织,经历了千辛万苦来到太原,在太原八路军办事处找到了老领导任弼时,重新归队。

如果不是这段经历,以段苏权的资历,他的职务一定会更高。

经历了这一曲折,段苏权归队以出色的能力和功绩,赢得上下认可,解放战争时期担任纵队司令员,这是很难得的。

以红二、六军团的贺炳炎来说,长征时他的职务是师长,到了解放战争时期,他也是西野的纵队司令员。

段苏权

归队之后,段苏权刚开始并没有指挥作战,他当时还担任平北地委书记。

1940年,晋察冀军区平北军分区成立之后,段苏权出任政委,跟司令员程世才(后覃国翰)搭档,开展抗战活动。

覃国翰

组织上之所以把如此重任交给他,不是无缘无故的。

因为归队之后,段苏权就到了延安抗日军政大学第三期学习,军事指挥能力得到加强,可以担当重任。

在抗日战争胜利后,段苏权的职务是热河军区司令员。不过同样是军分区,平北军分区成立较晚,跟晋察冀军区的军分区在抗战中扮演的角色是不同的。

因此,抗战胜利后,曾经担任晋察冀军区第三军分区司令员的黄永胜,成为东北民主联军第8纵队司令员。

那么,林总为何又免去段苏权的职务,让黄永胜接替纵队司令员?

1946年9月,解放东北的战争即将打响之际,冀热辽分局向总部提了一个建议:在热河一带另外组建一个野战司令部,以指挥热河的野战旅。

程子华

当时,冀热辽分局的负责人是原晋察冀中央分局副书记兼晋察冀军区副政委程子华,而这时主持冀热辽野战军编制工作的是林彪。

黄永胜是林彪“山头”的,林总考虑让他担任8纵副司令员。

但聂荣臻表示反对,原因是黄永胜的作风有问题。

黄永胜的事情,部队上下都知道,有人评价他“击鼓冲锋,鸣金玩妓”。

聂总直言不讳地对林彪说:“从大局出发,应该再慎重一些”。

不仅聂荣臻对黄永胜的任用有异议,冀热辽军区司令员兼政委李运昌的意见也不小。

李运昌、刘诚光和包森

原因是不久前,他让副司令员黄永胜在朝阳一带狙击敌人,但遭到拒绝。

两位领导都对黄永胜投了否决票,可见黄永胜确实不适合担任纵队司令员,然而林总很坚决,还是让黄永胜上任了。

在他看来,黄永胜打仗很有一套,至于小节嘛,那不是他考虑的。

可是程子华态度也很坚决,坚持认为黄永胜不合适。程子华当时已是冀察热辽军区司令员兼政委,再次要求撤换黄永胜。

林彪仍然不为所动,解释说“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程子华不甘心,不久,第三次向林总建议撤换黄永胜,并且提出了替代人选——段苏权。

这一次林彪答应了,但答应得有点勉强,明显地不乐意。

在1947年12月初,时任冀热察军区司令员兼政委的段苏权接到上级通知,接替黄永胜出任东北民主联军第8纵队的司令员。

对此,段苏权感到很不安,甚至有点惶恐。

一是因为黄是林的爱将,撤换有点勉强,自己上任之后,林总对自己要求一定很严,也很有可能给自己“小鞋”穿。

二是因为,8纵来自冀察热辽军区,而这支部队是黄带出来的;让一个空降的外来户指挥部队,在任何时候都是非常艰难的,阻力可想而知。

事实证明,他的担心是多余的,8纵指战员并没有因为他是外来户而进行排斥,指挥作战非常顺利。

上任不久的“冬季攻势”中,段苏权没有给程子华丢脸,充分发挥了自己的军事才华,指挥8纵在新立屯一战建立功勋,歼敌4000余人,还受到了总部的表扬。

1948年3月,东野各部队休战进行整训,段苏权抓住这难得的机会进行训练,大大提高了部队的战斗力。

而担心中的穿小鞋,也并没有发生,这让段苏权高悬的心终于落地。

可是不久之后,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

那是1948年9月,辽沈战役开打之后,段指挥8纵3万大军挥戈南下,在9月下旬,吃掉了敌93军暂22师2个团,占领了葛文碑、大薛屯,将锦州与义县之敌的联系切断。

9月26日凌晨3点,东野总部电令给8纵出了一个“难题”:让他们封锁锦州外围机场,以阻止城外的国民党军队向锦州增援。表面上看,任务很简单,可是电报中没有说明是封锁哪个机场。

因为在当时,锦州有两个机场,该封锁哪个机场?

表面上讲,应该很好区分,因为一个是废弃的,在东郊;一个是在用的,在西郊。

连小学生都能找到答案——封锁在用的。

可为什么说这是个难题呢?因为废弃的东郊机场,距8纵相对较近;那个在使用的西郊机场,是在9纵驻地附近。

如果东野的意思是封锁西郊机场,怎么会舍近求远让8纵来执行?

要知道,战场上兵贵神速,林总怎么会做出这样一个决定?太不合常理。

因此,段苏权收到电报后,和纵队的领导都作难了。

既然无法确定,他干脆让参谋给野司打电话请示:锦州有两个机场,我们应该封锁哪个机场?

没想到,电话那头的刘亚楼听了勃然大怒:“两个机场,一个能用,一个不能用,你说封锁哪个,这还用请示?你们到底是吃草的还是吃粮的?”

段苏权没有分辨,也不能争辩,随即下令8纵23师去封锁西郊机场。

可就在这时,野司又发来电报:你们不用去了,让9纵去封锁机场。段苏权一听,还以为是野司意识到下错命令,进行纠正,高悬的心终于落地。

谁知道,事情并没有结束,9月29日,林彪给中央军委发电,告了他一状,说称8纵和9纵执行封锁机场任务时,耽误战机,时间长达48小时,让敌人用飞机往锦州多运去2个师。

当然,林总所说的延误战机是事实,但也不能全怪段苏权。

主要原因是,8纵的参谋处人员收到电报后,交给了参谋长黄鹄显,而黄参谋长太过疲劳,没有及时处理,4个小时之后,段苏权才看到电报。

但是段苏权没有分辨,他怎么能让下属担责?这不符合他的行事风格。

既然如此,自己只能背锅。

林彪

主席收到电报以后,感到不满,他在第二天回电说:

大军作战,军令应加严,8、9两纵耽误两天封锁机场,应予批评。

在收到军委的批评后,段苏权受到很大触动,在当天的日记里,他怀着复杂的心情写道:

此事应引起严重警惕,切勿在执行任务中随便乱提意见,应老老实实执行,一就是一,二就是二。

罗荣桓对林彪告“御状”不太赞同,觉得对段苏权不公,他曾经对刘亚楼说:“敌空运的飞机当时在西郊机场起落,8纵还来电请示,这肯定不对,但我们司令部下达命令时如果精确一点,明确指出是封锁西郊机场,这一差错不就能避免了吗?”

罗荣桓

机场事件之后一个月,又发生了一件事。

10月14日1,攻锦战斗前,林彪决定由2、3纵由北向南并肩攻城,7、9两纵则在南联手向北攻,唯独8纵单独则由东向西攻击,任务是诱敌,“吸引敌人炮弹”。

因为1纵在此战中是战役总预备队,林彪说“把1纵炮团配属你们8纵使用”。

但战斗打响以后,因为大凌河水涨和道路泥泞,1纵炮团没有及时赶到锦州,8纵只能靠94山炮攻城。

没有足够火力掩护,8纵付出了很大的牺牲,但战果不佳,只在锦州城的东北角打开了一个宽200米、深300米的突破口。

因此,8纵进城时间比其他四个纵队晚了6个小时。

8纵指战员好样的,他们攻入城内后,迅速占领了敌第6兵团司令部和范汉杰的指挥所,将敌93军军长盛家兴、暂18师师长景阳、暂54师师长黄建镛以下7000余人俘虏,毙伤敌人3000多名。

此战,8纵以攻锦六分之一的兵力,牵制了敌人防御主力,攻击任务占了三分之一,而且歼敌万余人,可以说是战果辉煌、居功至伟。

但林彪对8纵的表现非常不满,他在给军委的电报中,两次用隐晦的语言批评8纵。

一次是:“30分钟后,除8纵外,全线突破。”

还有一次是:“8纵于晚19时攻入城内。”

以林总的用人风格,段苏权的前景显然不妙。

林彪(左)

段苏权继续率部上阵杀敌。

辽西战役,段苏权率领的8纵直属机关(只有一个警卫连护卫)与向东突围的蒋军新22师一部在前尖岗子狭路相逢,兵力相差6倍。

段苏权临危不乱,果断指挥警卫连与敌人较量,杀敌甚众。后来在7纵一部的增援下,他们很快战胜强敌。

罗荣桓闻听,幽默地夸段苏权:“苏权同志,你在前尖岗子还当了一回‘连长’,打得不错嘛!”

在辽西会战中,8纵再接再厉,歼敌万余,圆满完成了野司交给他们的外线迂回,阻敌南撤、东逃的任务,为全歼廖耀湘部提供了有力保障。

辽沈战役结束后,段苏权本以为自己可以扬鞭策马、率部入关。但此时他却等来了东总的一纸调令,将段苏权调到东北军区任作战处长,让黄永胜出任8纵司令员。

黄永胜

黄是林的爱将,之前段替代黄事出有因,大家自然怀疑段的这一降职不是那么简单。

很多人说,段苏权太老实,只懂军事,别的不懂。

辽沈战役结束后,林彪在一次谈话中说出了实情:“段苏权是一个老实人,我不是针对他,我主要针对冀察热辽。”

段苏权在离开8纵后,听到了一些风言风语,这让他耿耿于怀。

90年代初,著名作家权延赤采访段苏权,正值《大决战》系列电影正在热播,老将军声音颤抖着说:

“我老了,身体不行了,过去从没讲过,现在想说。8纵在东北牺牲6000多,不讲讲,不好见他们……”

那次降职,影响了段苏权的职务,1955年授衔,抗战时担任军分区司令员的不是大将也是中将,但“老实人”段苏权“暂授少将”。

常言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相比黄永胜的“得宠”,段苏权的“失宠”何尝不是一种幸运?这在“9.13”之事得到了验证。

9 阅读: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