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救助被拒?“无劳动能力”和“无生活来源”认定标准一文读懂

赵律师在南昌 2025-04-12 17:23:17

老人申请特困救助因“有子女”被拒?残疾人补贴因“收入超标”无法申领?本文结合民政部新规和真实案例,拆解“无劳动能力”和“无生活来源”的认定标准。

一、场景难题:救助申请被拒的3类常见原因1.子女收入“被算入”,老人无法认定“无生活来源”

案例:70岁张阿姨无退休金,靠捡废品月收入300元,因儿子月薪5000元,被认定“有生活来源”无法享受特困救助。

2.残疾等级不符,无法证明“无劳动能力”

案例:肢体残疾三级的李某申请救助,因不符合“一、二级肢体残疾”标准被驳回。

3.财产核查超标,失去救助资格

案例:王某存款2万元(超当地特困标准1.5万元),虽无收入仍被终止救助。

二、法律分析:两大核心标准如何界定?“无劳动能力”的4类法定情形

✅ 依据《特困人员认定办法》第5条:

1.60岁以上老年人:自动认定为无劳动能力;

2.未满16岁未成年人:除特殊情况外默认无劳动能力;

3.特定残疾人群:

智力/精神残疾一至三级;

肢体残疾一至二级;

视力残疾一级;

4.省级政府补充情形:如重病卧床、丧失行动能力等。

残疾等级与劳动能力认定表

“无生活来源”的3大审核要点

✅ 标准(《特困人员认定办法》第6条):

收入低于低保线:以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为基准;

财产符合规定:存款、房产、车辆等不超限(各地标准不同);

不计入收入项:

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如每月120元);

高龄津贴、优待抚恤金。

⚠️ 实务难点:

子女赡养费是否计入:原则上不计入,但需证明子女无赡养能力;

农村土地收益:承包地流转收入计入,自耕口粮田收益不计。

三、解决方案:3步成功申请特困救助步骤1:自查是否符合条件

劳动能力:年龄/残疾证是否达标;

收入核算:工资、务农、打零工等总和是否低于低保线;

财产清单:存款≤当地标准、无商品房/商铺、车辆价值≤5万元(参考值)。

步骤2:准备关键证明材料

(1)必备材料:

身份证、户口本;

残疾证/医院诊断证明;

收入声明(手写签字);

银行流水(近1年);

房产/车辆证明。

(2)特殊情形:

子女失联:报警记录或村委证明;

患病无收入:近2年医疗费用单据。

步骤3:提交申请并配合核查

向街道/乡镇民政部门提交书面申请;

配合入户调查(核查居住环境、生活状况);

公示期7天无异议后,等待审核结果。

关键提示:

2025年起,多地推行“无证明城市”,部分材料可免提交;

对审核结果不服的,10日内可申请复核。

四、延伸问答:其他救助热点问题❓Q1:特困救助和低保有什么区别?

A:特困救助针对“三无人员”(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法定赡养人),补贴标准高于低保,且包含照料护理费。

❓Q2:名下有宅基地房还能申请吗?

A:可以!农村唯一住房不计入财产审核,但城市商品房可能影响认定。

❓Q3:救助金会被追回吗?

A:若隐瞒收入或财产,查实后需退还违规领取的救助金,并可能列入信用黑名单。

律师提醒

1️⃣ 核心标准:年龄/残疾等级+收入/财产双达标;

2️⃣ 材料真实:虚假申报面临法律责任;

3️⃣ 动态核查:每年复审,情况变化需主动申报。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