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丨中国劳动保障报记者 赵泽众 孙铭瑛
新
春
走基层
2月6日下午,在陕西商洛丹凤县火车站广场上,657名务工人员头戴红色帽子,背着背包,拉着行李,有序坐上“点对点”务工专车,开启赴南京、西安等地新的务工之旅。
25岁的陆振海,以前只在家门口打打零工,这是他第一次去外地工作。“工作人员说,到了南京,会有专人推荐工作。我希望能找到个轻松、自由点的。”人社部门的服务让陆振海感到心里暖暖的。在欢送活动上,所有务工人员都领到了装有水、面包、方便面等可随身携带的“暖心包”,带着温暖踏上了旅途。
2月7日,在距丹凤县80公里外的洛南县,同样有270名务工人员乘坐6辆大巴前往江苏南京、昆山、常熟等地。大巴车穿越秦岭,沿途山峦叠翠。近了,越来越近了。14个小时日夜兼程,大巴驶入南京的林立高楼间。
“欢迎大家回到南京!”大巴车刚一停在江苏省零工市场门前,工作人员便热情地迎了上去,一边帮大家搬运行李,一边递上“复工礼包”——装有生活物品的黑色背包和红色棉被。
务工人员稍事休息后,工作人员便开始向他们介绍岗位情况。“南京格力空调公司,保底每月5000-8000元,有餐饮、住房、交通、高温、保健各类津贴,和各类衣、食、住、行保障。”看着屏幕上的介绍,台下的一些务工人员满意地点点头。刚介绍完,就有几名务工人员与公司达成意向。有的务工人员则走向培训室旁的零工市场专区,在那里登记入册后还会有更多的工作选择。
“在外面工作收入高、发展潜力大,南京这么大,总有好机会。”在南京巨能机械厂工作5年的李渊说,以前从洛南到南京还要中途转车,现在是从家门口免费直达。“我的公司就在这附近,这对我来说太方便了,下次我还会继续坐务工专车。”
苏陕协作始于上世纪90年代,在近30年间不断深化。2024年,通过苏陕劳务协作渠道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93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到江苏就业1.21万人。以协作促发展,双方开展多项常态化就业服务和劳务协作,“点对点”直达输送专车便是其中之一。
“在南京工作久了,早就把这里当成家了!”丹凤人王晓东在南京西伺烧烤工作已经5年了。5年间,他每年春节都会返乡与家人团聚,再乘坐返岗专车回南京。
一年一度的返岗专车,见证着从陕西到江苏务工人员收入越来越多,日子越过越好。
对于2025年,王晓东有着自己的新年愿望:“希望能多赚钱,给家里多添点大件;也希望有更多乡亲们能坐着大巴到江苏,在这里挣一份稳定的工资。”
视频制作丨孙铭瑛
编辑丨邱 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