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在狱中写下两首诗,始于一场乌龙,却最终拯救了自己

卿清点墨诗意燃 2024-03-01 20:17:30

说起苏轼一生的经历,乌台诗案是一个永远绕不过的话题。

王安石坚持推行新政,而苏轼在杭州、密州、徐州、湖州任职期间,看到新政带来的弊端,心生不满,便做了一些诗词来讽刺改革。

后来被一些嫉妒苏轼才华的小人,如御史台的李定、何正臣、舒亶等人,用这些诗词大做文章,一起弹劾了苏轼,造成了轰动文史的乌台诗案。

苏轼也没想到自己直接入狱,并且坐了长达103天的牢狱。说起最终出狱,不仅因为王安石惜才说情,也因为自己在狱中写下了两首诗。

可以说乌台诗案,获罪源于诗,出狱释放也源于诗词。这两首诗便是诀别诗《狱中寄子由二首》。

其一

圣主如天万物春,小臣愚暗自亡身。

百年未满先偿债,十口无归更累人。

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

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了因。

其二

柏台霜气夜凄凄,风动琅珰月向低。

梦绕云山心似鹿,魂飞汤火命如鸡。

眼中犀角真吾子,身后牛衣愧老妻。

百岁神游定何处,桐乡知葬浙江西。

看来不仅苏辙是兄控,苏轼也是弟控啊。自己的身后事不是托付于妻子儿子,而是殷殷嘱咐自己的弟弟,还感叹自己故去以后,只剩下弟弟孤苦伶仃对夜雨,希望来世还能继续做兄弟。

而说起这两首诀别诗,其实源自一场乌龙。

苏轼被关押起来后,他的儿子苏迈每天去监狱送饭,但父子却不能见面,所以在入狱前就定了暗号,平时只送蔬菜和肉食,如果有死刑判决的坏消息,就让苏迈改送鱼,以便有个心理准备。

没想到有一天,苏迈因为没有浅了,需要出京去筹借,便将为父亲送饭一事委托朋友代劳,却一时疏忽大意,忘了告知朋友自己与父亲的暗中约定。

偏巧这个朋友也是个热心肠,敬佩苏轼的才华,又同情苏轼在狱中生活艰难,就给他送去了一条美味的大鲤鱼。

苏东坡一见鲤鱼,顿时大惊失色,以为自己去日无多,便以极度悲伤之情给弟弟苏辙写下了这两首流传千古的诀别诗。

写完后,狱卒将诗送给苏辙,苏辙也以为哥哥大限已到,万分伤怀,伏案而弃。但有规定,御史台犯人所写的只言片语,必须交由上级查阅。苏辙看完诗后,狱卒随后将诗带走,呈给宋神宗。

宋神宗本就欣赏苏轼的才华,原本也未想置他于死地,又读到苏轼的这两首诀别诗,也颇为感动。最终又借由王安石和太后曹氏的求情,终了了乌台诗案,释放了苏轼,将他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乌台诗案对苏轼来说,是一个刻骨铭心的印记,是一次苦难,同时也是凤凰涅槃。

乌台诗案之前,苏轼嫉恶如仇、直言不讳,乌台诗案之后,我们看到了一个沉稳老练、充满智慧的苏轼。

而在黄州,苏轼的文风更是有了转折变化,更加的乐观豁达,清透超然。而且佳作频出,翩翩绝唱,《定风波》、《前赤壁赋》、《后赤壁赋》,都是在黄州时所作。

也许回首乌台诗案,苏轼对它的看法是:“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0 阅读:3

卿清点墨诗意燃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