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为什么穷人家庭大多不和谐?钱只是表面导火索,真相让人脊背发凉!

木棉亲子课堂 2025-02-01 11:34:13

最近看到余华说的一段话,看完真的是后背发凉。

余华说:为什么那些穷的家庭大多不和谐?其实钱只是表面上的导火索,真正的问题在内里。

因为低层次的家庭里,人的脑子里装的东西大部分是“犟”,在交流上存在双重障碍。

常常因为一句话就闹翻翻天,无法心平气和沟通,口头禅不是挖苦就是讽刺。

而且这种家人之间的挖苦和讽刺往往是最扎心的,因为他们太了解彼此的软肋和痛点了,言语通常是尖酸刻薄。

家里越穷,在外面越不得志,对家人的态度就越刻薄,长期指责打压家人,本身自己的负能量爆棚,还会拉着全家人一起承受,只要一开口就是指责和审判。

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内心极易缺乏安全感,做什么事都小心翼翼,甚至一辈子都很难翻身。

这种家庭成员之间的内耗,穷只是一方面,最关键是对孩子产生的影响。

01丨

会让孩子感到焦虑不安

家庭成员间不能好好沟通时,主要是夫妻俩沟通有障碍,长期吵架,冷战,冷暴力,一说话就恶语相向,那么家庭氛围会变得紧张压抑。

孩子处于这样的环境中,会时刻感到不安,担心家庭关系的破裂或者家庭矛盾的爆发。父母经常吵架、冷战,孩子可能会害怕这种沉默背后隐藏着更大的危机,长期处于这种状态下,孩子容易变得焦虑,情绪不稳定。

02丨

给孩子造成自卑心理

孩子可能会把父母的争吵、不和归咎于自己,甚至会觉得是自己不够好才导致父母这样。

这种自我否定的情绪长期积累,会让孩子产生自卑心理,缺乏自信,在社交和学习等方面表现出退缩行为。

将来长大后还会影响孩子的恋爱观、择偶观,很多不婚不育主义者,小时候都受到过来自家庭的伤害。

家庭是孩子的避风港,良好的沟通是家庭关系稳固的基石。如果家庭成员不能好好沟通,孩子就会觉得家庭这个港湾不再安全可靠。

他们可能会担心自己随时被抛弃或者无人关心,在成长过程中对人际关系充满恐惧和不信任。

03丨

引发孩子变得叛逆

孩子的行为很大程度上是通过模仿家庭成员而习得的。

如果父母之间沟通不良,经常互相指责、大喊大叫,孩子也会学会这种不良的沟通方式。

在与他人交往中,可能会用攻击性的语言或者消极的态度对待朋友或同学。

由于家庭中缺乏积极健康的沟通,孩子的想法和感受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理解。为了引起家人的注意或者表达自己的不满,孩子可能会采取叛逆的行为,故意违反家庭规则或者在学校里调皮捣蛋。

在家庭中没有体验到良好沟通模式的孩子,长大后往往也不懂得如何与人沟通。

他们不知道如何与他人有效地交流,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需求。

在集体活动中,这类家庭中走出来的孩子可能会表现得孤僻,难以融入群体,或者在与他人交往时过于敏感,容易产生冲突。外在表现就是看起来很叛逆,不服管。

改变这种局面,从好好说话开始。老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生活中很多人都拿“这人没什么坏心,就是刀子嘴豆腐心”来做挡箭牌,我始终不赞同这句话,说话难听其实就是故意的,根本不在意对方的能不能接受,心理是怎么想的就会怎么说出来。

我们都应该学会好好说话,好好沟通,树立正确的沟通意识。

开口之前先要想想,如果对方这么说我,我是不是能接受,如果不能那就换个方式再说。

不要把外面的坏情绪带回家,可以定期开家庭会议,一家人围坐在一起聊天,表达最近的感触,想法。

大家要遵循尊重和倾听的原则,不打断别人说话,并且共同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

或者只是单纯的分享也可以,父母可以和孩子分享自己工作中的压力和取得成绩时的喜悦,孩子也可以分享在学校里的开心或烦恼的事情。

任何事情都有解决的办法,就看是不是想要改变了。这个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有的只是因果循环。

1 阅读:8

木棉亲子课堂

简介:母婴育儿写作达人、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