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夏朝没有文字,所以我们在史料中看到的关于夏朝的信息,并不是时人撰写的。所以,我们今天的故事,是基于后人记载来拓展的,未必符合史实,这一点是必须要申明的。
履癸是夏朝最后一位统治者,根据断代史判断他在位的时间超过五十二年。与后世的商纣王帝辛一样,履癸的个人能力十分突出,堪称文武双全。据说,履癸能徒手将铁钩掰直,力可搏熊虎。
一般来说,有能力的人难免会眼高于顶,在创造了太平盛世以后,履癸变得愈发目中无人。在履癸的构想中,自己会像开国君主大禹一样,将王权传给儿子,然后子传孙乃至无穷。他并没有想到,自己成了历史上首个亡国之君,也没想到继他之后还有三十三个亡国之君。
在履癸上台(当时估计还没有登基的概念)后的第三十三个年头,有施氏部落带头闹事,既不前来朝拜帝王,也不按时送来供奉。在一个统一的政权里,这种行为和造反没什么区别。履癸是个自尊心极强的统治者,他怎会容许其他部落与自己分庭抗礼?
于是,履癸立马召集各部发动战争,决定用武力消灭有施氏部落,让天下人看看谁才是真正的王者。敢和帝王唱反调,有施氏的首领肯定有两把刷子。不过,履癸和帝辛一样勇武过人,他打仗的水平非常高,三下五除二便给有施氏打得叫苦不迭,龟缩在封地不敢出战。
最终,有施氏怂了,他后悔和履癸唱反调了,准备好好地道个歉继续朝贡大夏王朝。自古以来,想要求和,得拿出相应的诚意,要么割地,要么赔款。有施氏是个聪明人,他知道履癸想要杀鸡儆猴,割地赔款未必能动摇他的决心,所以剑走偏锋送了个大美人。
“夏桀伐有施,施人以妺喜女焉。”部落里最漂亮的闺女,就是有施氏的女儿妹喜了。有施氏对女儿的容貌颇有信心,所以在老老实实地签署了投降协议书以后(夏朝并无文字,有可能是递送了其他信物),他立马将女儿一并交给使者,让他向履癸复命。
听说前几天还在叫嚣的有施氏投降了,履癸不以为意,他根本没打算放过有施氏。然而,当他看到有施首领送来的大美人时,什么屠尽有施氏立威的壮志雄心均被抛诸脑后。这世上没有完美的人,即便是强悍如履癸,女娲在捏他的时候也得掺点儿缺点进去。
履癸最大的缺陷,就是看见美人走不动路。
“大王,军队已经杀到有施氏部落门口了,还打吗?”
“撤。”
履癸抱着妹喜,屁颠屁颠地回王都了。
妹喜被带走之前,一双泪眼不断看向来路,她希望伊尹能冲出来挽留一下。然而,伊尹只是冷着脸站在远方,没人知道痛失所爱的人究竟在想些什么。
有诗称赞妺喜的美丽:
“有施妺喜,眉目清兮。
妆霓彩衣,袅娜飞兮。
晶莹雨露,人之怜兮。”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有施氏少了一个善良的公主,大夏王宫里多了一位妖冶的王后。听说美人喜欢听棉布被撕裂的声音,履癸命人准备了三千丈绵帛,“撕,撕大块的!”听说美人喜欢在酒池里泛舟,履癸命召集三千工匠打造酒池,“修,修大一点!”听说美人喜欢戴着官帽,履癸立马让满朝文武摘下帽子,“戴,喜欢哪个戴哪个!”
履癸所做的一切,就是希望美人能对他展露笑颜,为了达到这一目的,让他付出一切都在所不辞。
但凡王朝末代,总会冒出来履癸一般的统治者,妹喜一般的美女,以及龙逄一般的忠义之士。就像是后世的比干一样,龙逄十分看不惯大王今时今日的样子,他甘愿冒着得罪妹喜的风险,也要在履癸面前坦言:“大王,您该收敛一点了,总这么下去不是办法。”履癸的回答只有一个字,“滚”。
龙逄虎目含泪,辞别了履癸,离开了他心心念念的大夏,来到深山老林里成了闲云野鹤。在他看来,大王已经无可救药了,先王大禹传下来的基业早晚要断送在履癸这里。龙逄觉得自己是历史上最悲惨的臣子,在直谏之后竟落得流落山野的下场。殊不知,在若干年之后,有个叫比干的大臣和他抱有同样的想法。不过,比干可比他悲惨多了,这位老伙计连心都被他的大王剖走了。
履癸带着妹喜外出游猎,期间两人看到一群人马正在追逐一个逃亡的青年。妹喜仔细一瞧,逃跑的不正是她的老相好伊尹吗?不知出于什么心态,她让履癸将此人救下。履癸一声令下,万箭齐发,瞬间将追兵们射成了筛子。妹喜说让伊尹当她的侍卫,履癸亦没有任何异议。首先,妹喜的要求他一定会答应,不论这要求有多荒唐;其次,他是一言九鼎的君王,谁吃了熊心豹子胆敢给他戴绿帽子?
履癸做梦都没想到,伊尹非但敢给他戴绿帽子,还敢颠覆他的大夏国。
妹喜最近变得十分开心,履癸非常得意,还以为自己的努力终于换来了真心。殊不知,若不是妹喜身边的侍卫变成了伊尹,这个美人大概会像曾经一样愁眉不展。
四下无人时,伊尹会对妹喜说:“履癸是个暴君,你与他在一起,简直辜负了你的天仙之貌。”妹喜只是笑着,不论眼前的男人说什么,她都不会提出异议。就像履癸无条件爱着妹喜一样,或许妹喜亦无条件地爱着伊尹。
在伊尹的教唆下,妹喜做了许多违背她内心的事。她变得愈发骄纵跋扈,在枕边风的威力下履癸除掉了一个又一个龙逄。那些擅长谄谀之术的大臣,无不成为妹喜和履癸的宠臣。没过多久,满朝文武便换了批人,他们只知陪着履癸和妹喜玩,没人谈起令人心情不悦的国事。
为了取乐,履癸特地命工匠制作了铜柱,并在柱子上涂满了油脂,将铜柱架在火坑上,命令囚犯从柱子上走过去。履癸发现,每有囚犯因站不稳而跌落火坑,身边的妹喜都会微笑。为了让美人笑得更开心,履癸命人押来三千名罪犯让美人笑个痛快。
履癸没想到,后人将炮烙这一建设性“壮举”安插在商周身上,殊不知这是他的原创。
妹喜引荐了伊尹,使他成了履癸身边的近臣。伊尹试探性的问履癸:“在大王眼里,黎民苍生是什么?”
履癸答道:“黎民苍生就像月亮一样,而我就是太阳。如果月亮不灭,太阳是绝对不会毁灭的。”
伊尹听完这句话后,认为时机已到,他立即将这件事转告给成汤。
成汤将履癸的原话告知了夏国都内的老百姓,饱受欺压的人民如此答道:“倘若太阳有一天会毁灭,我们这些做月亮的宁愿与它同归于尽!”
成汤大喜过望,如今的人民已与履癸离心离德,距离大夏覆亡已不远了。
趁着昆吾氏作乱之际,成汤号召劳苦大众,聚集起一支正义之师,准备颠覆大夏王朝。此时的履癸,已经失去了早年的魄力,他的精力全都浪费在妹喜身上,几乎沦为废人。纵观满朝武将,没有一个能独当一面。
在这种情况下,履癸不得不亲自率兵抵抗成汤的商军。一向所向披靡的夏军,不知为何已变得羸弱不堪,被商军轻易击败。履癸沦为阶下囚,被流放到南巢亭山。
履癸已经变成亡国之君,妹喜兴冲冲地找上了伊尹,对心上人说道:“如今一切都已结束,我们可以在一起了。”
谁知,伊尹依旧是那副不苟言笑的表情,冷漠地说道:“我是商朝的大臣,商王绝不会同意你我在一起的,所以我也不会忤逆大王。”
妹喜哭着说道:“若没有我帮助你,你们如何能灭掉夏国?”伊尹并未被打动,只是冷冷地说:“看来你也知道,夏朝覆亡,都是你这个祸水之过。”
妹喜做梦都没想到,她苦苦等待的竟是如此的结果。
从头到尾,妹喜只是一个被利用的女人,这个世界除了履癸之外,没有一人真心爱她。如果没有伊尹的阴谋倒算加上她的帮助,底蕴深厚的大夏必不会这么轻易覆亡。
妹喜四处打听,终于来到了履癸的流放之地——亭山。履癸看上去苍老了不少,可看到妹喜来到此地之后,他竟变得精神焕发。履癸邀美人与自己一块泛舟湖上,就像早年他们在酒池中一起做的那样。
此时此刻,妹喜终于在履癸面前露出了最真诚的笑,为博得这个女人的展颜一笑,履癸就像他说的那样,付出了江山社稷,可他仍无悔。
妹喜死了,在一个夜深人静的晚上,她跳入亭山上的湖水里。
对于履癸来说,妹喜就像是抓不住的梦一样,突如其来地出现在他的生活中,在最美的那一刻悄然消失。得到又失去,无疑是人生中最惨痛的打击。没过多久,履癸便死在了亭山之上。
至此,历史上第一个亡国之君夏桀,走完了他的一生。
参考资料:
【《国语·卷七·晋语一》、《列女传·卷七·孽嬖传》、《帝王世纪》、《古本竹书纪年》】
帅锅女人,最没出息的文化糟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