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顾起
在今年里,越来越多的人看到了"存款"的重要性。因为突发的特殊事件,足不出门,没有收入来源,这使得一些没有存款的家庭压力倍增。然而,手头有现金的人并不担心,这也印证了一句老话:"手有余粮,心头不慌"。对此,银行行长透露:未来,手握现金才是"硬道理",要时刻做好过"苦日子"的准备。毕竟,谁也不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当困难时刻来临时,只有手中有钱,才能有活下去的底气。那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说法呢?从两个方面来分析一下。
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
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的消费观念自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它不仅逐渐与西方观念接轨,有时甚至更进一步,"提前消费"这个名字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了。毕竟,金融信贷产品现在可以说是遍地开花,哪个年轻人没有几千几万元的信用额度?随着额度的加大和强烈的消费意识,很多人开始逐渐管不住自己的手;渐渐地,"超前消费"已经不能满足这些人的需求,追求奢侈品牌、看到什么就买什么的"冲动消费"也屡见不鲜。
根据2018年的数据显示,当时家庭贷款规模接近4.8万亿元,其中中长期消费贷款29万亿元,占比超过60%。以信用卡为例:目前我国信用卡和信用卡的流通量约为6.59亿张;参照75%的信用利用率,也就是说大约有5亿张卡在使用。这样一来,即使有些用户手中有多张信用卡,持卡消费群体也就3亿左右;一旦发生意外情况,很多人都会无法应对。
房产市场的变化
即使是经济学家也很难对未来房价走势做出具体判断。然而,房价已趋于稳定,升值潜力有限,难以实质性上涨已成为共识,这意味着"炒房时代"或将终结。与十年前不同的是,只要投资房地产,基本上就能赚大钱。因此,如果你是一个刚需购房者,不必要太过于担心,可以根据自己的经济状况和当地的房地产市场情况来判断买哪个小区或多大的房子;但如果不是刚需人群的话,持有现金会比买房更有优势,因为买房后很可能会被"困住"。
为什么会这么说?原因是房子的流动性远远低于现金。有人说这房子是我的,就不能想卖就卖吗?事实上,这都是有限制的,我国部分城市出台了"限购限售"的相关政策。如果你想卖掉你的房子,可能要等上几年,即使你的房子价值数百万甚至上千万,如果你不卖出去,那也只是纸面上的财富罢了。
近日,一位银行行长表示:在任何情况下,我们都要有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也就是说,我们要做好过"苦日子"的准备。即使现在你的生活比较舒适,但也要知道两点:第一,现在的财富是否真的属于你自己,是否在"花明天的钱";第二,如果遇到"困境",你是否有能力及时解决它。对于绝大多数家庭来说,能够处理好以上两点显然非常重要,手头有现金显然是最安全的状态。
根据相关数据,存款量大的家庭将比没有储蓄的家庭有更高的"舒适感"和"安全感",很容易理解,现在出门就需要花钱。如果没有钱,也就没有安全感。尤其是那些负债累累的家庭,一旦家庭收入来源中断,这些家庭将面临巨大的生活压力。
此时,有人可能会说:中国的储蓄率不是世界第一吗?中国人不应该缺钱!可以肯定的是,即使在过去几年达到51%的峰值之后,国内储蓄率也一直在下降;目前,相关数据仍显示46%的表现,似乎远高于20%左右的国际储蓄率。然而,实际情况是,中国人在银行存钱时,"借"的钱数目也很大,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就是"房贷"。无论是80后还是90后,很多人身上几乎都背着房贷。就算是有储蓄,但就总资产而言,也都是"负值"。
虽说就目前来看,房子真的很"值钱",但如果急需钱,卖房确实可以拥有一笔钱,但这只是一种"理想状态",毕竟房子不是想卖就能马上卖的。一旦房子三五个月卖不出去,又没有现金,该怎么办?
可见,对于普通人来说,未来持有一定数量的现金是"硬道理"。但现在,问题又来了,究竟持有多少现金才能有安全感?对此,你有何看法?
本文由小编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还是黄金安全些
钱可不可以贬值,物价可不可以不涨价,不求企业被动加点工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