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视剧《雍正王朝》中,有这样一个片段,值得我们探讨一下。
话说年羹尧成为西北绥远大将军,统领二十多万大军在西北负责剿灭叛军。然而年羹尧在西北用兵一年有余,耗费了上千万两银子,却依旧找不到叛军的下落。
这期间,年羹尧逐渐显露出了骄横跋扈的一面,凡是运送军饷、粮草不及时的官员,都会被他问责,甚至会被他直接问斩。
一时间,各地官员都不敢前去西北出差,既怕丢官,更怕丢命。
后来,负责替田文镜运送粮草的邬先生,押送着远不足规定之数目的粮草,来到年羹尧的军前,非但没有被年羹尧严惩,反而受到年羹尧高规格的接待。而年羹尧对邬先生的态度也是非常恭敬。
试问,年羹尧为什么对邬先生的态度如此客气呢?
难道仅仅只是因为二人之前有交情吗?
试想,年羹尧和田文镜都是从雍正府邸走出来的,两人当年还曾经一同追随雍正办差,为完成江南筹款赈灾和追比国库欠款而并肩作战。
如果年羹尧真的是一个讲交情的人的话,那么当初他就不会当众处死田文镜派去的运粮官——这个运粮官因为路上遇到山洪暴发,仅耽误了一天送粮时间,就被年羹尧当众问斩。
退一步讲,如果硬要论交情的话,当初邬先生能够被雍正发现且在雍正的府邸中站稳脚跟,年羹尧暗中相助不少。
实则是邬先生欠了年羹尧不少人情。
那么是因为邬先生对年羹尧还有什么利用价值吗?
我们知道,邬先生是雍正夺嫡团队中的重要成员。虽然他为雍正继位贡献了很大的力量,但是雍正却并没有对他进行册封和赏赐,邬先生离开雍正的时候,依旧是个白丁之人,身无分文,而且还被李卫软禁着,连最基本的人生自由都没有,比之最普通的老百姓尚且不如。
这样的邬先生对年羹尧还能有什么利用价值呢?
既然邬先生和年羹尧既谈不上多么深厚的交情,两人之间更没有什么利益关系,年羹尧之所以对邬先生恭恭敬敬,究竟是因为什么原因呢?
想来,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怕”。
年羹尧当然不是怕邬先生。
此时,如果普天之下还有谁会令年羹尧害怕的话,那就只有雍正本人。
邬先生这次去到年羹尧这边,是负责帮助河南押运粮草,相当于是执行公务,虽然邬先生是在替田文镜解围,但是在年羹尧看来,却会对邬先生的到来充满好奇和戒心。
因为年羹尧一直以为邬先生是在李卫那边被软禁着。只有雍正下旨,邬先生才能外出活动。
所以,当年羹尧第一眼看到邬先生居然出现在自己面前,他下意识地认为邬先生是奉雍正之命,来到了他这里。
那么,可能会有读者疑惑了:就算邬先生真的是奉雍正之命令来到大西北,他毕竟代表不了雍正本人,年羹尧至于对他如此恭敬吗?
之前我们曾经分析过,年羹尧长时间在西北按兵不动,并非当真找不到叛军,而是有养寇自重的嫌疑。
年羹尧强势坐镇西北,再加上掩饰工作做得好,又把雍正派去监视他的十个大内侍卫全部震慑住了,远在千里之外京城的雍正,虽然无法了解年羹尧在西北的一举一动,但是对年羹尧的怀疑从来没有停止过。
这点,年羹尧自己也是心知肚明。
年羹尧非但不积极剿灭叛军,反而中饱私囊,从军饷中肆意贪腐,毕竟是“做贼心虚”,所以看到堪称本剧第一大聪明的邬先生后,第一反应自然是以为自己的这点小心思早已经被雍正所知悉,而邬先生正是奉雍正之命前来对他进行“敲打”的。
为了避免自己被雍正撸去西北大将军的差事,年羹尧只好装作对邬先生非常客气的态度,以期望邬先生回去之后,能够通过途径替他在雍正那边“美言几句”。
因为他深知,邬先生虽然不在雍正身旁,但是雍正对邬先生依旧是百分百相信。如果不把邬先生安排明白了,难保邬先生不会把西北大军的真实情况反映到雍正那边。
小说里面乌是帝师 年敢不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