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由广西文化旅游推广大使、旅游达人、文旅专家组成的“乡遇体验团”,走进河池环江毛南族自治县,组织开展了“广西人游广西·36小时乡村奇遇记”主题活动。
活动期间,乡遇体验官们先后走进木论喀斯特生态旅游景区、古宾河峡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花竹帽编织技艺传习示范基地、环江下南乡南昌屯等景点,用独特的视角,全方位展现美丽乡村的魅力。
环江木论喀斯特生态旅游景区位于广西环江县木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这里的喀斯特地貌,景观奇特,有形态各异的锥形山、塔形山及其间的洼地构成的峰丛洼地和漏斗,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2014年,“环江喀斯特”作为“中国南方喀斯特”的主要构成部分,被列入世界天然遗产名录。走进木论喀斯特生态旅游景区,乡遇体验团一路穿行于喀斯特美景之间,徒步汉代黔桂古道,体验喀斯特山水的极致;漫步古宾河岸,乘坐皮划艇生态漂流,感受陡然变急的水流、蜿蜒跌宕的河道带来的心跳加速的感觉。乡遇体验团一路领略世界遗产地的奇山秀水,尽情感受大自然的原始壮阔之美。
乡遇体验团还体验了毛南族最具盛名的非遗技艺——花竹帽编织技艺与毛南族源远流长的“傩”文化。据了解,在全国唯一的毛南族自治县,“傩”文化在明清之际便已盛行,其最具特色的傩面具,分为“三十六神,七十二相”,通过各异的表情、配色,彰显了传说故事中的诸神形象。乡遇体验团在南昌屯观赏了毛南族经典大戏“肥套”还愿仪式,民间艺人戴傩面跳傩舞,风格质朴却气氛肃穆,深入人心。在环江,“傩”同具盛名的还有花竹帽。花竹帽是毛南族的传情信物,也叫“顶卡花”。同时,乡遇体验团也来到花竹帽编织技艺传习示范基地,看非遗技艺传承人巧手翻飞,感受非遗技艺在传承之中的创新之美。环江的民俗风情和人文魅力,与秀丽的生态自然风光相得益彰。
此次由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的“广西人游广西·36小时乡村奇遇记”主题活动的开展,让乡遇体验官们深度领略了环江乡村振兴的美好,旅途中一直用镜头带领着大家挖掘广西特色民俗文化,体验特色乡村,也让大家切实感受到了乡村振兴给环江带来的巨大变化。此行结束后,乡遇体验官们陆续发布了乡村攻略、旅行VLOG等作品,讲述乡村文化与故事,得以让更多人了解和“种草”,号召大家到乡村来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