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佛陀虽然说一生下来就能手指天地,说出唯我独尊的话来,但毕竟是传说,其实,他在创立佛教的时候已经三十岁了。放在现在来说,三十而立,然而在千年前的古印度,人们的平均寿命只有四十岁左右,三十岁已经人生大半辈子已经过去了,可以说,佛陀用了人生很长的时间来研究佛教这个事业。
与其他教派的流传故事差不多,佛陀释迦牟尼的故事也并不完全相同,有民间故事,有寓言故事,这些都给佛陀加持了一些神秘的色彩。现实的情况是想创立一门流传千年的教派是不容易的,大部分时间都是思想体系的建立,最终悟到了自己的学说,虽然是简单的几句话,却蕴含了一套丰富完整的哲学体系思路。这就是我们俗话说的:“想通了”,一个人能想通一件事不太容易,尤其是想通一件能影响他人思想的事就更不容易。
悉达多王子后来成为佛教的创始人,在这条道路上吃了很多的苦,也走了很多的弯路,他用自己的经历和人生故事确立了佛教延续千年的思想之路,而且至今,他引领的这场精神革命依旧散发着耀眼的光芒。
之前,三十岁的悉达多王子之前过的是众人羡慕的奢侈的宫廷生活,人间疾苦遍地,人们为了一口饭而痛苦的度日,很多人一生下来面对的就是时时刻刻的死亡威胁以及饥饿带来的痛苦。作为王子,这个世上稀有的“职业”,悉达多可谓生下来就中了彩票,或者像我们当下说的,条条大道通罗马,而他就生在罗马。
生为一个“有钱人”,当时的出路有这么几种,第一、当然是从小接受良好的宫廷培养,成为权杖的接班人,如当下的正恩君;第二、如果对接班没有兴趣,那就生活在豪华奢侈的生活中,在美女如云,锦衣玉食中享受人生,这样的例子很多很多,各种王爷贝勒啥的都是这样毫无成就的活了一辈子;第三、如果腻味了这些生活,那就是读书,做一些文化方面的工作,比如纳兰明珠的儿子纳兰性德,衣食无忧,投身文化事业,写出不朽的名篇,提携有才能的人也是不错的选择。
以上这些悉达多王子都没有选择,而是在离开王宫,看到王宫外面那么多的人面临的苦难,他想做点“公益事业”。这个事业就是有什么办法能解决人的苦难,以及他想求证一个终极问题,那就是出生和死亡到底意味着什么,背后的真相到底是什么,有什么方法能让人类对这个苦难认识的更加清楚,而不是给这些人吃饱肚子就能解决的问题。
想发现真相的悉达多王子寻求真理的道路并没有那么幸运,他找到了一个瑜伽老师,希望从瑜伽方面取得突破,显然他失败了,然后又找了一位当时宗教方面很有成就的老师,最后发现,那些方法也并不能行得通。不过,这些光阴没有白费,毕竟,他见证了悉达多日后的成就,正如吃到第五个包子觉得饱了,而前面的包子是打下了基础的。他在屡次求证失败之后,继续前进,而不是回去王宫享受生活,他的退路很明显,受苦之后依然有回去享福的机会,这对大多数人来说恐怕早就回家了,谁会出来受这般的折磨。
悉达多在修行的路上本来是有五个同伴的,这些人一直跟着他,他们用禁欲来修行,用饥饿来证明自己在食物面前的强大,用不洗澡来对抗老天爷,直到最后瘦的只剩下几根肋条,眼看着马上就要奄奄一息了,他实在走不动了,就坐在一颗菩提树下,进入了禅定,结果是饿的晕过去了,他接受了牧羊女提供的食物,洗了个澡,忽然醒悟过来,也许之前的修行方法是不对的,可不可以这样改一改呢?他坐在菩提树下,开始整理自己的思路,千条万条的思路顿时间奔涌而来,犹如他要写出一部天书一样,需要梳理通的地方太多了,就这样,他一座就是四十天,四十天后,他终于将各种思路梳理出来一个完整的宗派思想,这就是后来的佛教。
而就在他思考佛理的时候,他的同伴都放弃了他,以为他禁受不住考验退缩了。
在古印度的菩提迦叶,悉达多实现了自己佛教思想的启蒙,之后,他找人说法,说了三天三夜,将自己的思想完整的说了出来,他的这些思想总结出来就是:诸法无我,一切都是暂时的,这个世间哪有什么永恒;诸行无常,一切都是虚幻的,即使你开一辆宝马奔驰,在佛陀看来不过是虚幻的罢了,最后的结局都将是破坏性的逝去,过眼烟云。第三个就是诸行是苦,一切都是痛苦的,生而为人,本身就是一场痛苦,幸福短暂的如一刹那,大部分都是痛苦、痛苦、痛苦!最后给出了解决方法,就是涅槃寂静,去往西天的净土,用修行去免除人间的烦恼。
佛陀的思想虽然有缘起说的借鉴,但内核是他自己独创的,或者说经历过苦难悟道的,这才是思想的本质,也是佛教能流传千古的不二法门。
莫乱说。恳请读诵地藏经,没时间可以先读第九品,能结殊胜佛缘,不堕落恶道(畜牲,饿鬼,地狱)得度因缘!人身难得,唯人道好修,错过可惜。 古语云:聪明不能敌业,富贵岂免轮回。生死到来,一无所靠。唯阿弥陀佛,能为恃怙。惜世人知者甚少,知而真信实念者更少也。具缚凡夫,有大悲心,愿生恶世救苦众生,无有是处,你自己都度不了自己,不成就?怎度他人?于自身仍需好好把握。净土行人。 依阿弥陀经,无量寿经,行持:普贤行愿品,印光大师文钞(指点修行)。净土宗祖师们的生平事迹以及龙殊净土文中有许多往生事迹增长信心。有缘见闻,切莫错过。依法修行,轮回路险,一气不来,恐落恶道,真为生死发菩提心,但念无常,老实念佛,于生死轮回生出离心。厌离心,发愿求生净土。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愿正法久住,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南无本师释迦摩尼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宝胜如来 南无大通山王如来 南无多宝如来 南无德内丰严王如来 南无善名称吉祥王如来 南无怙(护)主无量光如来 南无圣光明遍吉祥王如来 南无大悲功德宝王如来。南无地藏菩萨。勿要诽谤正法!
靠所行!先修千般苦,再救世俗人
利用人们的善良创造佛教。
天天吹秃驴
诸法无我。我没了,法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