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38亿!拼多多又爆了!

李乐商业 2025-03-24 09:43:12

来源:电商参考

报道 | 电商参考

近日,拼多多交出了一份堪称“炸裂”的成绩单。

财报显示,拼多多2024年第四季度营业收入1106.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4%,而市场预估1160.3亿元;调整后净利润298.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7%,预估286亿元人民币。

2024年全年,拼多多营业收入为393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9%;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非GAAP净利润为1223.43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0%。

图源:微博@央证公开课

这些亮眼的数据,让拼多多稳坐“最赚钱电商平台”的宝座。

然而,光鲜的数字背后,股价的波动、商家的争议、行业的质疑,却像一团暗火,在拼多多的狂欢中若隐若现。

如果用一句话概括拼多多的2024年,那便是“一边撒钱,一边赚钱”。

财报显示,平台全年投入超过127亿元用于研发,同比增长16%,而“百亿减免”“电商西进”“新质商家扶持计划”等战略更是贯穿全年。

在广东惠东县,一家濒临倒闭的女鞋厂通过拼多多的数据分析改造供应链,单日出货量飙升至1.5万双;甘肃的牦牛肉、内蒙古的酸奶糕借助“年货西进”计划,首次大规模进入东部市场;上千个农牧产区通过“新质供给”转型,带动30万新农人返乡创业。

这些故事被拼多多高管反复提及,成为“高质量发展战略”的最佳注脚。

不过,拼多多的“撒钱”绝非慈善。

财报中的另一组数据暴露了其精明之处——2024年全年,拼多多在线营销收入1979亿,同比增长29%;交易服务收入1959亿,同比增长108%。

简单来说,就是广告和抽佣这两大传统业务,撑起了拼多多的“钱袋子”。

不过,这也是拼多多的隐患之一。

有商家就坦言:“平台流量越来越贵,去年推广费涨了30%,但订单量只涨了15%。”

这种“既要商家交钱,又要商家降价”的矛盾,在拼多多“低价优先”的算法逻辑下被无限放大。

其实,拼多多也尝试过“讨好”商家。

今年1月,拼多多高调成立“商家权益保护委员会”,由联席CEO赵佳臻亲自挂帅,推出“异常订单预警”“低价风险提示”等功能,号称要“优化营商环境”。

3月份,拼多多更是推出了“常态化交流机制” 。

从表面上看,这是对商家诉求的回应;但深究其背景,却是去年下半年以来商家集体投诉的集中爆发。

如去年7月,数百名商家冲进Temu总部,登上了微博热搜;同年3月,同样有一批卖家聚集在Temu广州总部楼下。

彼时,有在现场的卖家称,当时至少有30多位卖家聚集,他们皆身着黑白两色衬衫,印着血红的醒目标语:“拼多多 Temu欺诈手段诈骗卖家”“拼多多 Temu陷阱BUG诱导卖家”“抗议拼多多 Temu的诱导手段”。

甚至不少卖家手上还举着纸条:“抗议!!!拼多多Temu恶意坑害欺诈商家!”

图源:跨境工厂佬儿

值得一提的是,资本市场对这份财报的反应耐人寻味。

财报发布当晚,拼多多美股盘前一度暴跌8%,最终收窄至2.3%。

对此,投行分析师指出,四季度营收虽同比增24%,却低于市场预期的1160.3亿元,这是自2021年以来首次季度营收未达预期。

更值得警惕的是,拼多多引以为傲的“低价心智”正在遭遇双重夹击。

如今,抖音电商正凭借内容种草快速分食下沉市场,淘宝则重启“百亿补贴”正面硬刚,京东的“秒杀频道”更是直接对标“砍一刀”。

图源:京东

而在平台生态层面,拼多多似乎陷入“规模陷阱”。

为了维持GMV增长,平台不断引入新商家,导致同类商品过度饱和。

有商家就表示:“早期竞争小,容易出单;现在同款商品搜出来几十页,不砸钱买流量根本卖不动”

这种“内卷”不仅侵蚀商家利润,更催生大量低质商品。

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3月21日,黑猫投诉平台上共有1605817条投诉,主要集中在商品描述不符和售后纠纷。

图源:黑猫投诉

面对这些问题,拼多多高管在财报会上反复强调“长期主义”。

陈磊表示将“以钉钉子精神继续投入生态建设”,赵佳臻则承诺“扩大新质供给规模”。

但从现实行动看,拼多多正在两条战线同时作战:对外,通过“多多农研大赛”“科技小院”等项目强化农产品供应链壁垒;对内,用“商保会”缓解商家矛盾,用“百亿减免”维持增长势头。

不过,这套组合拳能否奏效仍是未知数。

农业专家指出,拼多多在农研领域的投入仅占营收的3%,远低于其在营销和补贴上的开支;而“新质商家扶持计划”覆盖的上千个产业带中,真正实现盈利转型的不足三成。

更根本的问题在于,当互联网流量红利见顶,依靠“烧钱换增长”的模式已接近天花板。

财报显示,拼多多年度活跃买家数增速降至历史最低点,而获客成本却同比上涨22%。

回望拼多多的2024年,像极了一部商业悖论史。

它用惊人的增速证明了下沉市场的爆发力,却也暴露了低价模式的脆弱性;它试图用“高质量发展”摆脱草莽形象,却又在资本压力下不断妥协。

当商家在“聚集群”里刷屏“活下去”,当投资者在股吧里争论“拐点是否到来”。

拼多多或许该认真思考:在数字游戏的狂欢之外,如何构建真正的价值护城河?

毕竟,商业世界的终极战场,从来不在财报的数字里,而在人心。

0 阅读:0

李乐商业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