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脱钩,美国的如意算盘落空了吗?

晨曦初露念情长 2025-03-28 17:40:08

五年前,美国那张声势浩大的“脱钩”大网,试图将中国从全球经济体系中抽离。这出戏,唱得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红旗招展,人山人海……  可五年过去了,回过头再看,这出戏的结局,似乎有点出人意料。至少,在欧洲,美国这张网,漏得厉害。

您知道吗?至少十四个欧盟国家,直接无视了美国关于5G设备的禁令,它们压根没打算减少对中国企业的依赖。  这可不是什么小数目,十四个国家啊,想想看,这得是多么强大的反击?美国当初信誓旦旦,扬言要联合盟友一起“制裁”中国企业,结果呢?  那些被许诺了巨额投资、技术支持的欧洲国家,怎么一个个都跟哑巴似的,一声不吭?

Euractive网站的报道,像一记重拳,狠狠地打在了美国脸上。  超过十七个国家,表示不愿意完全排除中国公司。这可不是简单的“不配合”,而是赤裸裸的拒绝!这画面,是不是有点像一个巨人,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想把一只小猫从篮子里拎出来,结果小猫紧紧抱着篮子,巨人反而被累个半死?

想当初,德国那可是美国在欧洲的铁杆盟友,甚至在外交部公开声明要“加强与美国的合作”,以抵制中国的影响。可实际行动呢?  德国电信设备的59%来自中国,这可不是小数目!更要命的是,德国的铁路系统更是严重依赖中国技术。这明摆着,是打脸啊!  这就好比一个老戏骨,在台上演得声泪俱下,台下观众却看穿了他的伪装,发出阵阵嘘声。

塞浦路斯、奥地利、保加利亚、匈牙利……这些国家,对中国的依赖程度,更是让人咋舌。接近100%、67%、65%、62%……  这些数字,无情地揭示着美国“脱钩”战略的失败。  这就像一群精心饲养的鸽子,突然发现笼子里的食物不够好,于是纷纷飞向另一个更丰盛的食物来源,任凭你如何呼唤,都无济于事。

更讽刺的是,俄乌冲突之后,欧洲国家对美国的依赖度反而加深了,不少国家甚至提出了“软脱钩”战略。 可是,在电信领域,他们却偏偏选择与中国加强合作。 这就像一个矛盾体,一边说着要与美国并肩作战,一边却偷偷地与“敌人”进行交易。

中国外交部早就说过,西方国家对中国电信设备的指控,根本就是无稽之谈。中国企业,一直是欧洲电信发展的积极参与者和贡献者。用“国家安全”的名义打压中国企业,这不过是霸权主义的虚伪面具罢了。

那么,为什么欧洲国家宁愿冒着得罪美国的风险,也要选择中国电信设备呢?  这就像“酒香不怕巷子深”的道理一样。  究其原因,一个重要因素是欧洲政府对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政策延续性差。  中国设备,性价比高,这可是实实在在的好处。

俄乌战争,更是加剧了欧洲的能源短缺,提高了电信现代化建设成本。这个时候,物美价廉的中国设备,无疑是最佳选择。  这就好比一场饥荒,当粮仓里的粮食不足时,人们自然会去寻找其他能够果腹的食物,而不会管它是不是“进口”的。

瑞典的例子,则恰恰说明了问题。瑞典的电信设备,中国占比为0%,为什么?因为瑞典有爱立信等强大的本土企业。  这就像一个富裕的家庭,根本不需要去依赖外来的帮助。

对欧洲国家来说,选择中国电信设备,不仅有助于减少对美国的依赖,还能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促进经济复苏。  对那些发展落后的国家来说,中国,几乎是唯一的选择。

德国选择中国,更是深思熟虑的策略。  在工业4.0难以落地的情况下,中国设备成了推进工业二次现代化的“B方案”。  这是一种务实的选择,一种在复杂国际环境中求生存、求发展的智慧。

五年过去了,美国的“脱钩”战略,在欧洲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挫折。  这并不是因为中国有多么强大,而是因为欧洲国家更加注重自身的利益,更加注重实实在在的发展。  这出“脱钩”大戏,最终变成了美国的一场自导自演的闹剧。

美国想用“脱钩”来限制中国,结果却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这,值得我们深思。

您觉得,美国的“脱钩”战略,最终会走向何方?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您的看法!

0 阅读: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