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的平型关战斗:打破日军神话的同时,也暴露出八路军几个弱点

追梦的年 2025-02-06 23:41:05

全面抗战爆发之后,日寇凭借武器装备的优势推进极快,平津沦陷、张家口沦陷、大同沦陷、淞沪告急、南京告急、太原告急...

置身于1937年,看到无论南北都是一连串失利、国土在不断被侵占,心里必然会无比悲痛,似乎“亡国”即在眼前。这一年,希望比金子都珍贵。

而八路军在平型关成功伏击日寇,让全国人民都知道,原来日寇并非不可战胜,只要我们敢亮剑、敢跟他死磕,他也敢死给你看。

那年的抗战局势太需要一场胜利了,即便有人说规模不大、有人说打的是日寇辎重队,但这次胜利就如同在万里乌云的压抑下,突然出现一束亮光,意义非凡,不是别人三言两语就能抹杀的。

然而,这场胜利其实也暴露出了八路军的弱点,开国上将李天佑后来就沉痛地总结过,说若非如此我军还能减少一些伤亡。

一、八路军为何选择在平型关伏击?

国共两党达成统一战线后,红军改编为八路军东渡黄河抗日,此时日寇已占领晋北、直扑太原,阎锡山做出部署:

让高桂滋17军承担团城口、平型关一线的正面坚守任务,郭宗汾预2军从左侧迂回,八路军115师从右侧迂回,准备全歼日军第5师团21旅团于平型关外。

没想到的是,当115师按时抵达预定位置黑山村后,正面已经失守了。这里面还有点己方的矛盾,高桂滋并非晋绥军的人,大敌当前,还出现了互相责怪的事。

比如晋绥军的陈长捷说“敌源源北展,高部出现恐慌”,高桂滋麾下的高建白则怒言“眼看弟兄们一批一批死于炮火与肉搏之中,(晋绥军)16个团近在咫尺,旁若无事。”

高桂滋麾下伤亡惨重,坐等右等援军不来,干脆直接放弃团城口,平型关也宣告沦陷,预2军被堵在关内,还在敌后的部队就只剩下115师。

此时115师处境非常危险,一旦被日寇发现,就是多面被围且无援军的局面,那,该撤还是打?

侵略者都已经欺负到头上了,怎么可能一枪不放就跑?打!必须打,还要打得漂亮!115师林师长随即做出部署,杨得志685团击头,李天佑686团拦腰,张绍东687团截尾,陈锦绣688团做预备队,杨成武独立团、刘云彪骑兵营阻击敌援。

9月24日晚,115师各部冒雨赶到平型关附近,在次日清晨,全师都进入了预定的伏击阵地。

25日,日军一个战斗大队加辎重联队共4000人从灵丘出发,前往平型关。在日军指挥官看来,他们一头控制了灵丘,一头侵占了平型关,这是条安全通道。晋绥军刚被击退,也不敢还击。

所以其极为猖狂,没有侦察、没有防备,正好就给了八路军机会。

二、血腥的战斗让彼此伤亡惨重

当日军全部进入伏击圈后,一发信号弹腾空而起,随即115师各部开始进攻,乱枪之下日军指挥官新庄淳被击毙。

不过1937年的日军多为精锐,短暂慌乱后,很快就稳住阵脚,伺机反攻。网上有种不负责任的说法,认为平型关打的都是日军二流的运输部队,这其实是对日军的配置不了解所致。

日军的汽车部队是技术兵种,对于工业水平不算顶尖的日本来说,属于宝贝疙瘩,所以配备的战力一点也不弱。

比如李天佑686团进攻的日军第六汽车队,虽然人数只有400左右、不到一个大队规模,但被击毙的指挥官新庄淳却是中佐,而日军普通的步兵大队指挥官往往只是少佐。

这第六汽车队的400人里,战斗人员有近300,其余的80人左右是警卫和医务,军官高达20人。从汽车队的人员架构和军官配置,就能看出日军运输队是精锐级别,其临阵反应也相当敏捷,表现出极高的战斗素质。

李天佑面对如此强敌不敢怠慢,先让1营出击试探火力,准备稳步进攻。此时林师长突然召见,迅速传达军令:现在我们虽然包围住敌人,但很难一下子全吃掉,你们团要冲到公路上去,发挥我军的近战优势,把敌人分割开来。

林师长顿了顿又指着制高点老爷庙说:你回去后马上派一个营拿下老爷庙,居高临下,把敌人歼灭在山沟里。

李天佑点头,回到团部就让副团长杨勇带领3营前去抢占老爷庙。此时日军也注意到了这个高地,双方展开激烈的争夺,日军利用汽车和沟壑作为掩体,阻拦八路军冲到公路上。

杨勇见状,让麾下用手榴弹开路,趁着烟雾和敌躲避之际,贴过去进行白刃战。按照以往红军的经验,到这一步,国军就会士气大衰,可此时的日军丝毫没有畏惧,拼刺刀能力也是极强。

三五个落单的日本兵发现不对后,会迅速背靠背作战,让十余个八路军难以近身。那么被打散的日军,也非一味逃跑,而是边躲避边伺机找到附近高地,再居高临下刺劈。

曾经红军最引以为傲的就是单兵战斗能力强、意志坚定,但放在日军身上,却没发挥出优势。在作战中,我军还暴露出不少弱点。

比如进攻部队普遍有轻敌思想,以为阵型一垮,敌人就会缴械或溃逃,所以有的指战员在阵前大喊“缴枪不杀,优待俘虏”之类的话,心里放松了警惕。

686团有一个电话员在拉电话途中,撞见一个受伤的日军,就之前对待敌伤员的态度去对待日军伤员,结果还没把优待俘虏的话说完,日军挣扎起来抬手就是一刺。

除了思想方面,具体对敌也没能及时调整,当时日军第六汽车队有百余辆汽车,我方战士没有及时将汽车烧毁,让顽抗的日本兵得以钻到汽车底部,以此做掩体周旋。

好在686团毕竟大部分都是老红军,适应能力特别强,很快就进行调整,压制住日军,经过四小时的血腥战斗,成功在老爷庙站稳阵脚。

各部一齐发力,最终115师以伤亡600余人的代价,歼敌1000余人,赢得了此战的胜利。(伤亡数字有几个版本,本文采用亲历者聂荣臻元帅、杨成武将军回忆录中所述)

此战686团打得很激烈,争夺制高点时出现过整排全部牺牲的情况;有一个连打到最后还剩20多个人;9连所有干部全都牺牲...

由于这是八路军和日军的首次交战,日军在单兵作战和作战意志方面,超出了我方的估计。一些指战员还在用老办法打仗,增加了一些不必要的伤亡,这些都是教训、是弱点。

115师随后开展了一系列的针对性训练,后续的对战就改善了许多。

三、用胜利打破日军的“神话”

平型关一战带来的隐性收益是巨大的,全面抗战爆发初期,日本的攻势确实太猛了,想要哪里就能拿下哪里,很多国人为此无比悲观,开始谋划其他的“前程”。

南口战役时,战报中有一句话叫“汉奸之多,骇人听闻”,怀来县长直言汉奸是该地“不可救治之症”,为敌机指示、破坏我方交通等。

为什么这些人愿意投靠外族?除少部分确实媚日的人外,更多是感觉看不到希望,预估迟早要“亡”,不如配合做点事换口饭吃、换个前程。

但是平型关大捷用行动告诉所有国人,日军并非不可战胜,只要敢亮剑,这群入侵者也是会死的。

信心虽然看不到、摸不着,但它的价值难以估量,那些坚定抗日的人见到我军胜利后会更加坚定,那么摇摆的人也会多一层顾虑。

1937年,希望比金子还要宝贵,平型关大捷就给了很多人希望!

0 阅读: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