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都创未来

爱看头条 2025-04-25 12:30:45

春风拂面的四月天,在成都高新区天府软件园的一间会议室里,大屏幕上正播放着《遮天》动画的分镜画面。这部改编自起点白金作家辰东同名小说的玄幻巨作,以其636万字的宏大叙事、400余位个性鲜明的人气角色和260多个浩瀚场景,被誉为“中国玄幻小说风向标”。

2023年,由成都星阅辰石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星阅辰石”)与腾讯视频联合出品的《遮天》动画番剧一经上线便引发轰动。作为首部全流程采用虚幻5引擎制作的国产动画,该剧开播当日,腾讯视频站内峰值热度值达24000,位居腾讯视频站内动漫产品第一梯队。开播首周全平台热搜上榜超32次。自开播以来,遮天动画几乎每周三播放量均全国排名第一。

“我们正在构建一个横跨动画、游戏、电影的‘遮天宇宙’。”星阅辰石创始人、董事长王磊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这位深耕数字文创行业多年的“IP操盘手”,从北京来到成都创业,如今,正一步步带领团队从网文IP转化打造为“IP产业链示范项目”。

从“青涩”到全产业链布局

“刚开始做《遮天》动画时,我们其实是比较青涩的。”王磊坦言,公司成立之初,团队仅凭对IP的热情就扎进了行业。当《遮天》动画项目启动时,最初的制作过程充满磨合——前期的创作方向需要调整,3D模型与原画反复修改,甚至需要美术指导从成都飞往南京现场协调。

经过近一年多的探索,团队逐渐找到工业化制作的节奏。 2024年,这种“摸着石头过河”的状态终于迎来转机。

“如果用一个词语来形容2024年,我会选择‘蜕变’。”王磊说道,回顾2024年,从行业角度来看,“精品化”与“破圈”是两大核心趋势。“而对我自己来说,‘蜕变’或许是最贴切的总结。2023年,《遮天》动画年番上线。经过一整年的实践与钻研,我们对动画行业的发展规律、用户需求有了更为透彻的认知。基于这些新认知,我们不仅重新审视并调整了自身定位,还在产品、运营等多方面做出了重大转变,完成了一次蜕变。”

关于这种蜕变的具体体现, 王磊重点介绍了动画制作方面的流程:公司已建立了成熟的制片人中心制的IP开发模式,即借鉴电影工业化,采用制片人中心制进行IP开发,制片环节涵盖前期概念设计、编剧、视听语言设计等,中期虚拟拍摄,后期剪辑、配音、混音、包装等。“这种模式是由制片人带领团队协调各环节工作,对项目生产制作进行统一管理,整个过程涉及大量沟通,由制片团队完成。”

除了制作体系的升级, 王磊还将这一蜕变归功于“用户共创”模式。我们建立了定期和不定期线上、线下与用户沟通的机制,通过互动,给了我们很多的启发和收获。”

如今,星阅辰石已建立起覆盖动画、游戏、衍生品的全产业链:在内容端方面,《遮天》动画年番第四季已在筹备中,院线电影剧本开发也在进程当中;在商业端方面,由腾讯游戏发行的《遮天世界》手游预计将于2025年5月开放测试,在文创衍生方面,与三星堆联名的遮天衍生支线正在推进过程中,动画的各种高品质衍生产品也在陆续研发中;在制作端方面,公司未来也将尝试AI制作番外短片,提升产能效率。

成都数字文创密码:一杯咖啡的产业生态

截至目前,成都规上数字文创企业680余家,影视动漫、游戏电竞等六大核心产业总营收入达3819.2亿元,同时,依托“政策扶持+技术突破+人才储备”的全链条生态,成都已形成从IP孵化、内容创作到衍生开发的完整产业链,拥有影视动漫、游戏电竞、创意设计、数字音乐(演艺)、网络文学、数字文化装备六大核心赛道。

作为从北京创业后,又来成都创业的“蓉漂”,王磊特别提到这座城市对数字文创企业的“滋养”。“通过政府的规划引导,像瞪羚谷、长岛园区、天府软件园等产业园区将众多文创企业聚集在一起,形成了独特的产业生态圈。”王磊回忆道,公司创立初期,80%—90%的动画制作产能都需要依靠外地供应商完成,如今,这一情况发生了根本性转变。“现在在成都就能完成从创意构思到成品制作的全流程开发,这种全产业链的本土化能力,正是成都数字文创产业日趋成熟的重要标志。”

此外,在高新区瞪羚谷等园区,上下游企业平均距离仅几百米,形成了独特的“咖啡社交”工作模式。王磊描述,“一杯咖啡的时间就能完成一次沟通对接。”而园区定期组织的交流会则进一步促进了资源共享,在王磊看来,“在成都数字文创圈,大家互相扶持的意愿特别强烈。”王磊认为,这种“抱团取暖”的良好产业氛围,更是成都得天独厚的优势,“正因为物理距离近,企业之间的协同创新更加紧密,新想法、新资源都能快速流动、高效整合。”

产业快速发展背后是完善的政策服务体系。作为扎根在成都高新区的企业,高新区的人才引进政策、版权服务站等基础设施,也为企业提供了有力保障。王磊特别提到,“从版权登记到侵权处理,这些专业服务解除了企业发展的后顾之忧。”

2025,动画电影是“必答题”

谈到2025年乃至未来的规划,王磊的语速明显加快,“动画电影是我们2025年的必答题。”在他看来,这不仅是《遮天》IP“破圈”的关键,更是企业发展升级的必经之路。

王磊提到,2025年,《遮天》IP将持续全面推进多维度的布局,包括动画番剧系列化开发,“目前,动画番剧第四季已进入前期筹备阶段,我们将持续投入这一核心内容板块,保持稳定的更新节奏。”王磊说,与此同时,院线电影也正在同步开发中。“在文创产品方面,将重点推出更具收藏价值的精品周边,完善销售渠道建设。”

值得一提的是,王磊透露,2025年还将有更具突破的特别企划。“关于新IP的开发计划,目前我们暂时不便透露具体细节,但可以确认的是:这将是一个具有广泛认知度的重量级IP项目。我们正在与中国顶尖的导演、编剧团队展开深度合作,共同构建这个IP的世界观体系。”王磊说道,该项目将采取全产业链开发模式,涵盖影视剧、动画、电影以及周边衍生品等多个维度。预计相关具体信息将在近期择机公布,届时会为大家带来更多惊喜。

“登天路,踏歌行”。采访尾声,王磊用《遮天》名台词总结道,“我们既要攀登数字文创的高峰,又能在成都特有的氛围中携手前行。这种奋进与从容并重的特质,正是这座城市给予我们最珍贵的礼物。”

红星新闻网记者 宋雅婷

0 阅读: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