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360公司创始人周鸿祎在一档AI课程上痛批国内PPT泛滥成灾,引发了热烈讨论。对此你怎么看?是不是也深有同感?
在视频中,周鸿祎直言PPT的设计初衷是说服和推销,公司内部开会用它不仅浪费时间,还容易模糊焦点,影响思路传递。他的原话是:
"PPT是一种营销工具,用来兜售产品和想法给用户的,不适合内部使用。我们要的是真相和事实讨论,而不是推销。"
他还反复强调,公司内部开会应该用备忘录而不是PPT,因为后者存在5大"罪过":
1.设计初衷就是说服推销,与内部讨论事实不符;2.内容容易通过华丽外表和词藻遮掩思想不足;3.演示时容易被打断提问,拖沓浪费时间;4.主讲人可随意临场调整内容,影响信息准确性;5.主要由概括点构成,无完整句子,难呈现思路全貌。
这番分析毫无保留地揭露了PPT的种种弊端。难怪很多大佬都热衷于"备忘录开会法"了。这种方式最早由亚马逊公司创始人贝佐斯引入,要求员工每次开会前都需提交6页长的备忘录文档,会前30分钟不说话,大家先阅读这些文档,再开始讨论。
贝佐斯解释说,书面备忘录要比PPT演示效果好很多。因为想写好6页备忘录对作者来说非常困难,需反复打磨最终才能凝聚出可靠准确的干货内容。但对观众来说,半小时就能把事情脉络搞清楚,作者的真实想法也一目了然。
相比之下,PPT主讲人可能临时根据现场情况调整内容,容易隐藏真实想法。而备忘录必须事先给出完整描述,更准确反映作者意图。
此外,PPT以概括点构成,中间逻辑存在断层,听众无法get到完整脉络。但备忘录是段落体,更利于阐述逻辑严密的思路。
总之,备忘录开会方式让观众轻松看透事物本质,了解讨论焦点,提高会议效率。周鸿祎甚至表示,360公司目前也在向亚马逊学习这种工作方法。
当然,亚马逊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也有些极端。每次开会前都需写6页备忘录,未免太过繁琐。不过我们完全可以结合实际情况,灵活使用备忘录和PPT。
对于日常的小范围会议讨论,PPT可能确实会拖沓效率;但如果是重大主题或者公开场合,做个精心设计的PPT帮助传递思路也是非常必要的。
好了,看完周鸿祎的说辞,你是不是也被说服了?现在让我们反过来审视一下常见的PPT弊端吧:
首先,很多人把PPT当成"会议通行证"——开会必做PPT,否则怕被认为没准备就绪。殊不知这种形式主义不仅浪费时间和资源,还极易导致思维僵化。
其次,过分追求PPT的炫酷花哨,将注意力过多放在修饰表面,反而忽视了内容的实质。不少PPT制作者把时间都浪费在了无休止的美化上,但最终内容还是贫乏无力。
再者,很多人把会议PPT做成了一个ppt一个小目标,整体缺乏情理之中的逻辑贯穿。最后既没把事情说清楚,大家也没get到关键点。
最后,PPT给人传递信息的方式太过生硬、肤浅,大量利用文字与符号而非情景与故事。听众被动接受而非主动参与,自然无法真正理解其中的道理。
小伙伴们,你们是不是也有同感?说真的,国内已经存在过度"PPT病"了。我们应该保持清醒的认识,与其患得患失地抱残守缺,不如活学活用,择其善者而从之。亚马逊的备忘录开会法正是一个很好的尝试,它克服了PPT种种缺陷,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当然,工作中什么形式最合适,关键还是要因地制宜、因事制宜。不管是备忘录还是PPT,本质是传递信息、交流沟通。最重要的是注重内容质量、条理清晰,而不应过于追求虚有其表。记住,备忘录和PPT只是"工具"而已,核心是我们该如何高效、卓有成效地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