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家庭最可悲的状态:子女在等父母的救助,父母在等子女的孝顺

AGINightingale 2024-09-13 22:21:43

老话常说,“没规矩不成方圆”,家里有家规,这话没错。

咱今天要聊的事儿,说白了就是个老理儿: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活人得学会变通。

不变通,那可不就跟守着祖宗牌位过日子没啥两样。

01

父母等着儿女的孝顺:儿女却忙着奔波,无房无根。

古话说得好,“养不教,父之过。”遇到不孝顺的儿女,别光想着埋怨,先看看自己当年到底做了啥,才让孩子寒了心。

“养儿防老,积谷防饥”这种老话,父母们倒是记得清清楚楚。

嘴上说着以后不靠孩子,自己想办法,但心里呢?总还是想着有个孝顺儿女能陪伴左右。

但别傻了,现实可没那么美好。

时间上,父母是有些自由了;按道理讲,儿女也该多靠近父母。

可究竟该怎么做,这得看清楚情势,别一个劲儿地钻牛角尖。

儿女们在外面漂着,有的连个栖身之所都没有。父母要真想聚一聚,不妨订个小旅馆,凑几天热闹,这不比强求好得多?

有些父母,年轻时不攒钱不买房,全指望着儿女长大了接济自己,想搬进儿女家里,或者干脆住哪儿等哪儿,看儿女给多少生活费。

有的母亲经常抱怨,养了个“白眼狼女儿”。

但现实是,不是所有的儿女都有孝心;就算有孝心,也未必有孝顺的本事。

现如今,很多年轻人四处奔波,自己都稳不住,还能腾出手照顾谁呢?

我大姐在外地工作,忙起来连个电话都难得打给母亲。母亲呢,总是不理解这帮年轻人的生活,总觉得儿孙围绕,家人常聚才是幸福。

现在大姐跑深圳去了,跟母亲的距离越拉越远,母亲也越发心寒。

有句话说得妙,“山不过来,你就过去”。儿女太忙顾不上,父母要是真惦记儿女,干嘛不放下身段,主动找儿女聚一聚?

家庭关系这东西,全都是因果循环。

父母年轻时怎么对儿女,将来多半也就会怎么反射回来。

02

子女在等父母的救助:父母却偏心、普通、贫穷。

很多孩子走向社会,心里其实暗暗指望着父母能成为他们的后盾,可现实往往是一盆冷水泼头。

父母的偏心、平庸,甚至贫穷,早已让他们失望透顶,却又无力摆脱这种情感上的纠葛。

当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抱怨原生家庭的“伤害”,其实他们心里深处,还是希望能靠一靠父母的肩膀。

要是因为这种依赖心,最后混成个啃老族,那就真的无药可救了。

走入社会的年轻人,满腹经纶却无处施展,打工几年后不甘心,只想自己创业拼一把,结果发现手里没半点本钱,想向父母借,才猛然发现父母不过就是普通人,穷得叮当响。

小时候那种“父母无所不能”的幻象一下子破灭得连渣都不剩。

小时候,一个孩子想要天上的月亮,父亲笑着说:“行啊。”转身端来一盆水,月亮的倒影就在水面荡漾。

母亲也总是用那些光怪陆离的故事,哄着孩子进入一个又一个奇妙的梦境。

可长大后呢?才知道这些不过是成年人自导自演的“小把戏”。

父母本想全心全意给每个孩子最好的教育,拼命挣钱买学区房、上补习班、请家教,好像为了孩子的未来煞费苦心,但现实却摆在眼前:这些努力可能在巨大的差距面前不值一提。

父母在社会关系上的弱势更让孩子失望,特别是农村的家庭,认识的人不过是七大姑八大姨,能托付的事也只是些搬砖挑土、街头巷尾的杂活儿。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早就看透了这一切,只是从没说出口罢了。

03

诗人劳伦斯曾经说过:“你将拥有的家庭,比你出身的那个家庭重要。”这话真没错。

当一个家庭出现了问题,咱不能光顾着怨天尤人、指责别人,得积极面对,自己先动起来。

要明白,父母不仅是家庭的,他们还有自己的世界;子女也一样,得有他们的天地。

家庭的幸福靠的是房子、钱这些实打实的东西,可这些东西哪儿来的?还不是从社会上挣的。

家里规矩是需要,可规矩死板了,日子也死了。

每个人得有点儿担当,能推出个主心骨来,家里才能有凝聚力,才能过得顺风顺水。

到了岁数,父母和子女该各管各的了,别再啥事儿都拴一块儿。

适应新模式,大家都好,家庭才能兴旺。

作者:AGINightingale;

关注我,让文字的音律谱写出生命的乐章;

"夜莺在月光下跳跃,羽毛闪烁着银色的光芒。它的歌声像一阵美妙的音乐,深深地打动了我的灵魂。"

0 阅读:36

AGINightingale

简介:夜莺的歌声像一阵美妙的音乐,深深地打动了我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