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清楚孩子的自身能力吗?

爱折腾的亭子 2021-12-19 23:55:21

今天跟几个家长聊天,说双减后,幼儿园的家长们已经开始卷音体美了。文化课不让补,那就在德育上下功夫。我直呼太拔苗助长了,结果被好好教育了一番。我在想有必要吗?孩子真的喜欢吗?

我们了解自己的孩子吗?我们是不是也设置了各种各样的指标来评估自己的孩子呢?

如果他们不达标呢?难道他们就不是我们的孩子了吗?

无论我们是否意识到,事实上我们每天都在评估周围的人或事物的能力。评估我们所在的组织:评估我们的老板、同事、伙伴,以及员工;评估我们的竞争对手,等等。但是,如果让你把评估的目标转向家庭,你会这么做吗?你有哪些能力?你的家庭呢?把自己想成资源、应用流程以及行为价值取向的组成部分看起来似乎很可笑,但是这对于评估我们人生中什么样的目标可以实现,什么样的目标遥不可及,是一个很有远见的方式。我打赌,如果你把自己的能力列出来,一定会发现自己真正的力量和用处。每个人都有能力欠缺的方面——当然,如果时间倒退你可以把自己培养得更好。不幸的是,没有人能做到。

要清楚自己的能力。你需要了解什么是能力,哪个对你的未来而言更关键,知道哪个应该自己保留,哪个不太重要。

在了解孩子在未来可能遇到的挑战和问题的情况下,“资源、应用流程和行为价值取向”模型能帮助我们评估需要做什么去培养他们的某些能力。

对于孩子而言,“资源”是指孩子得到的或者获取的经济和物质资源,他的时间和经历,他的知识、天分、人际关系以及过去学到的经验。资源是决定他们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的第一个因素。

第二个决定孩子能力的因素是“应用流程”, “应用流程”是指孩子们的思考方式,如何提出有洞察力的问题,如何面对困难和挑战,如何解决各种问题,如何与他人合作等。还包括孩子们利用他的资源实现了什么,做到了什么,以及为自己创造了什么新的东西。与企业的情况一样,这个因素相对来说是无形的,但却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孩子变成独一无二的人。

第三个是孩子的个人“价值取向”。它与我们所说的人生中的选择倾向没有很大差别,包括学校、运动、家庭、工作以及信仰等。“价值取向”决定孩子们在生活中如何做决定,也就是在他的想法中以及生活中,哪些因素会排在最重要的位置,哪些是次要的,以及哪些是他根本没有兴趣的。

“资源”是他所利用的东西,“应用流程”是他做事的方式,“价值取向”则是他做某件事的动机。

当我们专注于为孩子提供资源的时候,我们需要问自己一些问题:我的孩子掌握了培养新技能的方法了吗?学到发展更加深入探索知识的能力了吗?掌握了从经历中获取经验的方法了吗?这些对于培养孩子的“应用流程”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我不害怕面对这个问题,我相信自己能解决它”,这样的自信不是来自丰富的资源,而是来自完成某件困难且重要的事情。

我们会将孩子直接丢进深水区,看他们是否能游泳吗?相反,我更希望在小的时候就尝试让他们独自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解决一些可以帮助他们培养操作能力和自信的问题。

孩子们在自己准备好学习时才能学到东西,而不是在我们准备好教导他们的时候。如果当他们遇到生活中的挑战时你没有在他们身边,那么你就失去了塑造他们的价值取向的重要机会。

1 阅读: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