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食糯玉米春季出苗了,田间管理你做对了吗?

无序浪漫 2025-03-03 08:55:18

有些人觉得春季种植的鲜食糯玉米,只要种下去就等着丰收就好,其实不然。

事实上,管理好田间是确保玉米高产的关键。

春天的鲜食糯玉米已经出苗了,那么怎么管理才能不浪费这段黄金时间呢?

查苗补苗:确保充足苗数

很多人会问,为什么一播全苗这么重要?

其实这不仅仅是为了看起来整齐,因为每一株玉米苗都代表着未来丰收的希望。

当玉米出苗有2片叶左右时,要及时检查是否全苗。

如果发现有缺苗断垄的现象,首先要弄清原因,再采取补救措施。

通常,由于种子质量不好、土壤墒情不够或者播种技术有问题造成的缺苗,可以进行移栽或补种。

如果是因为地下害虫或者病害引起的缺苗,需要先处理这些问题,然后再补种或移栽。

记住,一旦幼苗的叶片超过五片,就不再进行补缺了。

早间苗、定苗的重要性

很多老农民都有这样一个经验:“三间五叶定”。

这个经验告诉我们,间苗宜早,一般在幼苗有3片叶时完成间苗,这样能减少对其他苗的损伤。

间苗的原则也很简单:去弱苗,留壮苗;去杂苗,留本品种的苗;去病苗,留健康的苗。

定苗则一般在5片叶进行,留苗密度要根据玉米品种和土壤肥力来决定,不得随意留苗。

如果土壤中的地下害虫严重,还需要先防虫再定苗,最迟不超过6片叶,否则会出现苗欺苗的现象。

中耕与人工除草的结合

大家都明白,化学除草剂对鲜食糯玉米是不适用的,因为它们会在土壤中残留,影响食品安全。

为了解决这问题,可以结合中耕进行人工除草。

中耕不仅可以消灭杂草,还能提高地温,改善土壤结构,促进根系发育。

中耕一般需要进行3到4次,第一次在玉米定苗之前,幼苗2片叶时进行,深度为3到5厘米;第二次在定苗后,幼苗30厘米高时进行,深度7到8厘米;第三次在玉米拔节前进行,深度5到6厘米;第四次在即将封垄时,结合中耕培土,将垄复原,这样有利于不定根下扎。

具体做法是:头遍不浅,二遍深,三、四遍将土培根。

肥水调控:喇叭口期的关键管理

玉米进入喇叭口期,就开始了它一生中对水和肥料的需求高峰。

大喇叭口期是整个玉米生长周期中需要水分和肥料最多的时候,需要特别注意调控,否则容易出现失墒、脱肥或者旺长的情况。

要根据土壤肥力、墒情和苗情来管理,长势差的地块追肥时间应提前到小喇叭口期8叶期,每亩追施尿素15到20斤,加复合肥20斤;长势健壮且不旺长的,追肥时间可以推迟到10叶展开后,每亩追施复合肥15到20斤;旺长的田块则需要深中一次,推迟施肥时间,不浇水,到12叶时再每亩追施复合肥15斤。

不提倡使用化学控旺,施肥总的要求是深施入到土壤10厘米内,施肥后盖土并及时浇水。

防治玉米螟的有效方法

玉米螟是种植玉米时的常见敌人,防治它需要在大喇叭口期用BT生物制剂或阿维菌素粉剂等进行药沙或土灌芯处理。

将1公斤BT生物制剂掺拌25到30公斤干细沙土,或者1.8%阿维菌素300到350克兑水掺拌10公斤细沙或土,在下午傍晚时分撒施到玉米的叶芯里即可,一般每棵玉米芯叶中撒施1到2克就够了。

管理好春季种植的鲜食糯玉米,并不仅仅是为了产量更高,更重要的是确保每一粒玉米都安全健康。

不管是查苗补苗、早间苗定苗,还是中耕除草和肥水调控,这些细致入微的工作都会成为你能享受美味玉米的保障。

通过这样的管理,我们不仅能在丰收时大快朵颐,还能真正体会到劳动带来的成就感。

玉米从一粒种子成长为我们餐桌上的美味,每一步都离不开农人的用心呵护。

这种细致且科学的管理,不仅是对自己的劳动负责,也是对消费者的健康负责。

希望每一位细心耕作的农人,都能享受到丰收的喜悦和那份特别的满足。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