厕所惊魂4小时:一个副局长为何"跳窗而逃"?
周末的西安,一场令人哭笑不得的"官民对决"在曲江新区上演。一名身为规划局副局长的官员,面对群众4小时的围堵质询,最终选择了一个令人跌破眼镜的"脱身之计"——从厕所窗户跳窗而逃。
当时那个窗户一打开的瞬间,恐怕没人能想到,一个堂堂副局长会用这种方式结束一场信访接待。这一跳,不仅让这位官员"火"遍全网,更像一记重锤,狠狠地敲在了基层干部与群众关系的痛点上。
"为官不为,不如卖薯"。这句朴实的民谚道出了老百姓对干部最基本的期望。然而在这起事件中,我们看到的却是一位"临阵脱逃"的领导干部。事情要从一纸改动的规划说起。
原本安置房选址已定,却突然被移至高压线下,这让拆迁群众如何能接受?10月28日上午9点,数十名群众来到曲江新区规划局讨说法。一位身着蓝色外套的副局长出面接待,却在长达4小时的交涉中始终无法给出满意答复。
"那肯定不是我个人改的。"面对群众质问,这位副局长支支吾吾。
"那还有谁?你有几个赶紧说!"群众步步紧逼。
在这场拉锯战中,双方就像演着一出无解的哑剧:群众要答案,官员给不出;群众不让走,官员想脱身。最终,这位副局长给出了他的"答案"——从厕所窗户溜之大吉。
这一跳,跳出了多少问题?
首先是责任意识的缺失。作为分管规划的副局长,面对群众质疑,不是据理力争,也不是虚心接受,而是选择了最怂的逃避。这哪里还有半点为民服务的意识?
其次是工作作风的败坏。既然敢做规划调整的决定,为何不敢面对群众质询?一个连直面群众都做不到的干部,如何让群众相信他能妥善处理后续问题?
再次是官民关系的异化。本应是服务群众的"父母官",却活成了躲避群众的"跳窗侠",这种畸形的官民关系令人唏嘘。
更深层次的是决策机制的缺陷。为何规划变更事关群众切身利益,却未能事先充分征求意见?为何到了群众上门讨说法时,分管领导却连基本说明都无法做到?
好在,曲江新区官方已启动调查。正如媒体评论所言,干部的出路在于担当,而不是逃避。这次"厕所惊魂"不应该成为一个笑谈,而应该成为一面镜子,照出基层治理中存在的种种问题。
那个窗户终会关上,但群众的诉求不会消失。如何破解这道考题?关键还是要回归为民服务的初心。不妨想想,如果当初规划调整前充分听取民意,如果面对质询时能坦诚相待,或许就不会有这出"跳窗记"了。
写到这里,不禁想起前些年一个基层干部的故事:他在接访时连续工作48小时,直到问题解决才离开。相比之下,这位副局长的4小时显得是多么短暂,而那个"临阵脱逃"的举动又是多么刺眼。
其实,群众没有那么难打交道,关键是要用心。值得欣慰的是,目前调查工作已经展开。我们期待,这次事件不仅能给当事人一个交代,更能为整个基层治理敲响警钟。
毕竟,当官的出路从来就不在窗外,而在群众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