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 两 晋 南 北 朝 》
[玫瑰][玫瑰][玫瑰]历史其实很搞笑!今天的文章将带你轻松涨知识。如果觉得我这个历史小编有趣,别忘了点赞点关注哦,咱们一起探讨那些“古人”的奇葩事!快来围观吧![比心]
在公元291年7月25日,历史的舞台上演了一出惊心动魄的权力大戏,主角是年轻的司马玮和年长的司马亮。这场戏剧的开场白是由一纸“密旨”引发的,结果却是“密旨”变成了“矫诏”,让人不禁感叹:权力游戏,真是瞬息万变,犹如过山车。
话说,晋惠帝司马衷在世时,任命

了两位顾命大臣:一位是刚愎自用的司马亮,另一位则是权谋深厚的杨骏。贾后趁机借司马玮之手铲除了杨骏一党,权力格局随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贾后一边得意洋洋地看着自己的外戚后党势力如日中天,一边又不得不为司马亮和司马玮之间的暗流涌动而捏把汗。
司马亮这位老前辈,权势滔天,甚至在朝堂上见皇帝时都可以持兵器,丝毫不需跪拜,真是个“老虎”级别的人物。与他并肩而立的还有太保卫瓘,两人如同朝堂上的“最佳搭档”,在权力的游戏中,司马亮不仅拉拢人心,还大肆封赏那些在诛杀杨氏中立下赫赫战功的“忠臣”。
而司马玮,虽年轻气盛,才不过20岁,却因杀杨氏而声名鹊起,成为朝堂上的一股重要力量。然而,这位年轻的将军与司马亮之间却是水火不容,彼此心中都暗藏着杀意。司马亮觉得司马玮好杀戮,势必会剥夺他的兵权;而贾后也对司马玮心存忌惮,唯恐他成为“尾大不掉”的巨兽。
就在这场权力博弈的漩涡中,岐盛这个小角色却意外地成为了引爆点。曾依附杨骏的他,趁机向李肇传递了一个“绝密消息”,声称司马亮和卫瓘有废帝之心。李肇作为贾后的宠臣,立即将此消息上报,贾后心中早有算计,便趁机胁迫自己的傻老公写下了“讨逆”的诏书,调兵守卫宫门,免除司马亮和卫瓘的官职。

当司马玮接到诏书时,心中虽有疑虑,却也明白这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便决心一举剿灭司马亮。于是,他下令包围了司马亮的府邸。可谁知,司马亮却对此毫无察觉,直到敌军闯入家门,仍然一脸茫然,竟然问道:“我并没有二心,何罪之有?”
公孙宏冷冷一笑:“我们只是奉诏讨逆,不管其他的事情。”这时,司马亮的心中或许已经明白了事情的严重性,但为时已晚,公孙宏带着士兵闯入,迅速将他抓住。
接下来的情节更是让人捧腹:被抓的司马亮竟无人敢杀,甚至有士卒替他扇凉,真是“冤屈到家”。司马玮见状,急忙下令,悬赏“杀司马亮者,赏布千匹”。这下子,士兵们纷纷效仿,结果司马亮死于乱刀之下,成了权力游戏中的牺牲品。
然而,戏剧的转折并未就此结束。司马玮本以为大功告成,结果却迎来了自己的死亡。太子少傅张华献计,称司马玮连杀两位顾命大臣,威胁皇权,贾后果断决定将其除掉。王宫的将军王宫被派去抓捕司马玮,面对司马玮的“假诏书”,他毫不留情地斩下了这位年轻将领的头颅。
此时的司马玮心中必定是五味杂陈,他试图出示那晚的诏书,却为时已晚。监斩官刘颂虽然信以为真,却无力回天,只能强装镇定,宣布斩首。历史的讽刺在此刻显得尤为尖锐:究竟是为司马亮的冤情昭雪,还是为司马玮的悲剧鸣不平,谁也无法说清。

结果,随着八王之乱的爆发,西晋的衰败已成定局,北方民族纷纷南下,最终在316年,西晋灭亡。贾后及其外戚党一时间权倾朝野,但这一切又能维持多久呢?
从司马玮和司马亮的悲剧中,我们不禁感慨:权力如同一把双刃剑,挥舞得当可享荣华富贵,稍有不慎便是万劫不复。历史的舞台上,英雄与枭雄不过是一念之间,谁能笑到最后,谁又能说得清呢?
今天就到这里了,感谢您的分享与倾听!愿您在字里行间找到灵感,期待下次再见![玫瑰][玫瑰][玫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