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克开着特斯拉豪赌印度:下一个世界工厂还是国际资本坟场?

国际朱八戒说 2025-02-22 22:22:49

2月21日,当特斯拉在印度领英账号挂出第13个招聘岗位时,这个曾被马斯克称为"最难进入的市场",正用魔幻现实主义的商业剧本迎接全球投资者:

一边是莫迪政府铺开的百亿美元电动车补贴红毯,另一边则是小米48亿存款遭冻结、沃尔玛彻底退出印度市场的斑斑血迹。

这一次玩家变成了马斯克。

巨大的人口红利、庞大的待提升消费市场、表面上的政策鼓励构成的"三叉戟",让印度成为资本眼中最后的价值洼地。特斯拉计划在马哈拉施特拉邦投建的超级工厂,正是看中这一切。印度汽车市场规模已达3000亿美元,可电动车渗透率却不足2%,这份落差足以让任何车企心跳加速。更诱人的是,印度政府给与国际车企进入印度的税收优惠。当然国际车企能不能拿到就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但印度市场特有的"玻璃门"效应,让无数国际巨头折戟沉沙。

小米被追缴5.6亿税款后,OPPO被迫将印度公司改造成"全印资"企业,亚马逊投入65亿美元却仅获3%电商份额,连深耕十年的福特都因累计亏损20亿美元含泪离场。

这些案例揭示出印度市场的显规则:

外资必须用技术换市场,用本地化换生存,且永远别想带走利润。

印度赚钱印度花,一分别想带回家。这已经成为国际企业对印度市场的共识了。

马斯克难道不知道这一切么?特斯拉似乎有备而来:

招聘的13个中级岗位全要求"精通本地商业法规",选址避开政策动荡的南部邦,首推Model 3而非高价车型,但这些防御性策略在印度特殊政商生态前仍显单薄。

印度要求电动车企业必须采购本土电池,而当地锂矿开采技术落后中国以十年为单位;经销商体系被传统财阀垄断,特斯拉直营模式恐遭抵制;更棘手的是各邦政策随意性,古吉拉特邦就曾在富士康签约后突然提高用工标准。

特斯拉印度化本质是场风险对冲,用30%的印度产能规避欧美市场关税,以本土供应链降低对华依赖。但这种精妙算计正撞上印度产业保护的铁幕,印度既要特斯拉的就业岗位,又要其核心技术;既想借外资完善产业链,又严防利润外流。

最最重要的是,马斯克现在可不仅仅只是一个亿万富豪,他还是特朗普政府的影子二把手,这一次,莫迪还敢灯下黑特斯拉么?

1 阅读:132
评论列表

国际朱八戒说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