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一组数据,还挺颠覆我们的认知的。
在以往的印象中,印度是一个生育大国,一个家庭生五六个娃都是常有的事情。
但是最近《柳叶刀》发布的一组数据直接打破了这项认知。
在这份数据中,2021年印度总和生育率为1.91,也就是每名妇女生育不到两个孩子,低于维持人口正常更替的2.1水平。
因此,最近还有一个段子,说现在的年轻人一定要好好珍惜生命,因为如果重新投胎,你连出生在印度的几率都微乎其微,大概率会出生在非洲。
现代人不生娃,很多人会觉得和现在内卷的环境有关,房价高、教育贵、就业难,都是少子化的主要原因。
但是在一些社会福利好、经济发展强势的发达国家,明明没有这三座大山的压力,为什么依然会存在低生育率的问题呢?
并且还是,越富有的国家,生育率越低。

比如说新加坡。
新加坡的社会福利一向是令人津津乐道的,特别是组屋制度,让新加坡年轻人买房变得非常容易,基本上工作个两三年就能买得起房。
并且新加坡的育儿福利,发起钱来也毫不手软。
对于二胎家庭,累计能发放约71万人民币的育儿补贴。
但即便如此,新加坡的生育率也暴跌至了0.97,就连李光耀也曾非常无奈的说:生育率低的这个问题,我解决不了,只能交给下一代了...

再比如欧洲各国。
2023年欧盟27个国家仅迎来了366.5万个新生儿,平均生育率仅1.5左右,远低于维持人口稳定的水平。
生育率低,会引发非常多的负面效果,劳动力缺口扩大、学校面临倒闭、养老压力等等,甚至还会影响整个社会的运转。

但这其中有一个奇怪的现象,那就是不少发达国家并没有太多的人口压力,反而人口还在大幅增长。
一部分原因是因为这些发达国家发现与其催生,还不如引进大量的海外移民,一方面可以中和生育率低的问题;另一方面还能及时为当地源源不断的输入年轻劳动力。
比如美国。
2023年美国总和生育率仅为1.66,但美国的总人口却在不断增长,从它建国之初到现在,总人口增长翻了100倍。

美国人口的暴增,和长期招揽海外移民密不可分。这一点可以从美国每年绿卡发放数量就可以看出。
仅2023年一年,就有超117万人拿到美国绿卡,其中发放给中国的申请人约5.9万张,排在第五位。
这么多人移民美国,主要是通过EB1A杰出人才来获得美国绿卡。
美国EB1A属于成就类型的移民项目,只要你在职业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那么就能全家一步到位拿美国绿卡。
这些成就有10条,分别是奖项、协会会员、媒体报道、评审、学术文章、原创贡献、展览展示、高收入、商业成功以及重要职务。
以上10条标准,只要达到其中3条就能申请。

如果你的职业和学术相关,比如医生、老师等,那么就很容易满足协会会员、媒体报道、评审、学术文章以及重要职务这些条件。
或者你属于艺术型人才,比如设计师、非遗传承人、手艺人等,那可以正在奖项、协会会员、评审、展览、原创贡献等当面挖掘。
再或者针对企业主或企业高管等商业型的人才,达到媒体报道、协会会员、高薪和重要职务也不是难事。
再比如,新西兰。
新西兰本身就是一个由多种族裔构成的国家,其中新西兰欧裔人口是最大的群体,占总人口的62.1%。
这其中你可能不知道,新西兰有接近28万的华人在当地生活,这对于一个不到500万人口的国家来讲,占比还是非常大的。
并且,为了引进外来人口,新西兰还在不断放宽移民门槛。

首先,取消了EOI打分,实行6分制移民政策。
之前EOI打分总分为180分,进入邀请池的标准是100分,但是即便你满足了100分也不一定能移民新西兰。
因为EOI打分采用的择优录取,入池还只是开始。
6分制移民取代EOI打分制后,门槛就降低了不少,只要你在学历、收入以及注册职业其中一个方面达到6分,并且获得本地雇主的offer即可申请新西兰绿卡。
并且,6分制移民还有工作经验这个加分项,每工作一年即可加1分,累计可加3分。

我以学历为例,给大家讲解下。
如果你是博士学历,那么就直接获得6分;如果是硕士学历,工作一年后申请移民;如果仅本科学历,那可以通过在当地累计3年的工作经验来凑够6分。
其次,推出绿名单通道。
这是一条移民新西兰的捷径,只要你有本科学历、本地雇主offer以及职业在绿名单清单上,就能申请。
以上就是今天的分享,如果想了解更多移民方法,欢迎移步置顶帖或者后苔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