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三次邀请她出任要职,她为何都婉拒了

乐妍伴读 2025-01-30 21:51:10

当张太雷同志牺牲之后,他的妻子王一知同志肩负着丈夫的嘱托,继续为中国革命事业奋斗着。尽管自己的内心受到了很大的打击,但是她并没有因此气馁,而是将这些悲痛化作力量,继续在国民党统治的白区中和敌人斗争。

因为王一知同志不畏惧艰险,在敌人眼皮子底下从事地下工作,为革命的胜利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当时周恩来等人也曾经亲口承诺过,建国后,一定让王一知在党内担任要职。

可是王一知并不愿意做高官,在中央连续三次邀请她时,她无一例外全部拒绝,那么王一知为什么不愿意做高官呢?

冲破封建的枷锁

王一知同志还是一个小女孩的时候,就和其他的女孩有着很大的区别。当大多数女孩还深受封建教条约束的时候,王一知已经敢于对这些落后愚昧的封建思想,有着很强的抵触。

王一知的父亲是一个非常固执且思想封建的人,虽然父亲曾经到日本留学,并且接受了先进的新式教育,但是根植于他心中的封建教条主义,却从来没有发生过改变。

他从日本回国之后,在好友熊希龄的邀请下,来到了国民政府中担任着重要的职务,所以王一知小时候也是有着不错的生活环境。

当时王一知的奶奶是一家最为固执倔强的人,王一知的母亲因为不小心碰倒了一个“神像”,因此遭到了婆婆的辱骂,本以为这样就可以了,谁知道王一知的父亲回来得知此事后大发雷霆。

不仅将妻子毒打一顿,并且还强行逼迫其为自己的母亲下跪道歉,最后在婆婆的一声冷哼中,终于结束了这场闹剧。此后,十几年间,王一知的母亲就再也不敢进入婆婆的房间了。

所以在这样的家庭中,王一知也受到了父亲严厉的封建教条主义束缚,他希望将女儿培养成心目中的“优秀女性”,但是王一知却从来不愿意受这些封建思想的约束,一直都想要打破这个牢笼。

当时她敢于违背“父母之命”,这是非常难得的,后来她在当时新思潮的影响之下,冲破了封建思想的枷锁,开始走在自由民主思潮的队伍中。

为了能够接触到更多的新思潮影响,王一知来到了被新思潮影响最深的城市上海。来到上海之后,她有幸听到了陈独秀、陈望道等人的讲课,使得自己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

在这种思想的作用下,王一知的灵魂得到了升华,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王一知在刘少奇的介绍下,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那时起,王一知就开始成为一名优秀的地下工作者。

杰出的共产党员

王一知在地下工作的这段时间里,一直都在推动着妇女运动还有工人运动,后来她和张太雷同志一起工作,心中牢记李大钊同志的嘱咐,一定要把工作做好。

张太雷曾经多次鼓励妻子,告诉她笔杆子和舌头,是我们进行革命斗争的武器,如今是最需要我们去写去讲的时候,怎么可以退缩呢?

王一知深受丈夫的鼓舞,即使深陷旋涡之中,也没有流露出害怕的神色,他们两人一起为革命工作,一起幸福的生活,可是这一切都被蒋介石和汪精卫背叛革命打乱了。

1927年,蒋介石和汪精卫的倒行逆施,背叛孙中山先生的遗训,开始大肆捕杀共产党人。当时王一知怀有身孕,张太雷担心妻儿的安危,于是先让王一知悄悄地去上海,找一个安全的地方暂避,自己继续留在广州进行斗争。

王一知来到上海后不久,就生下了一名男婴,为了照顾妻子,张太雷匆忙的赶来照顾,但是仅仅在孩子满月后,就在一天的黎明时分,提着一个箱子离开了这里,谁想这一次竟是永别。

一段时间后,广州起义失败的消息传到了王一知的耳中,丈夫张太雷壮烈牺牲,这也让王一知倍受打击,可是她并没有被悲痛所困扰,而是将伤痛转化为和反动派斗争的力量,更加坚定了自己革命到底的信念。

她在危机四伏的白区工作,后来又辗转至重庆等地从事地下工作,她为革命付出了很多,可是却从未想过回报。

新中国成立后,她先后三次拒绝了党中央的邀请,不愿意担任高官,只想通过教育行业来实现自己的价值,后来她担任北师大二附中副校长,因为周总理想要让高干子弟和工农子弟打成一片,更好的实现“回到群众中去”。

于是专门培育高干子弟的北师大附二中成为了普通学校,工农的孩子和高干子弟一起生活学习。王一知告诉学生们,如果我们过去有了成绩,那么我们就要从“一”开始,不求自满、奋发有为的前进。

郭沫若被王一知的行为感染,不仅赞赏王一知的行为,并且还亲自为学校题写了校歌。从那以后,这所学校不仅开始接收高干子弟,工农的儿女也都一视同仁。

王一知身为校长,一直都以身作则,一身正气的她使得这所学校也一直在焕发新的光芒。王一知身为党的老同志,本来享有着很好的待遇,可是她非常严格的要求自己,从来都不贪图享受,坚持和师生一体,在学校中同吃同住。

王一知同志因为自己的资历很老,并且党组织对她也非常照顾,在当上副校长之前,一直都是行政八级的高待遇,但是她为了和校长的待遇平级,不以资历论高低,坚持要求降低自己的待遇。

最后在王一知同志的坚持下,党组织将她的待遇调整为行政十二级,并且后来再未发生变动。1977年的时候,党组织再次邀请她来到了党内担任重要的职务,可是她还是婉言相拒,依然表示想要回到学校中,继续当教书育人的“园丁”。

王一知同志淡泊名利,为党和国家做出了许多的奉献,功成名就之后,三次拒绝了出任高官的机会,不愧为视金钱为粪土,坚持初心的杰出共产党员。

信源:

《王一知:不做高官,甘做园丁》——中国知网 作者:蒋 国 经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