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经济复苏依旧乏力。联邦政府在最新发布的年度经济报告中,将2025年的经济增长预期大幅下调至0,3%,相比去年秋季预测的1,1%明显下降。经济部长罗伯特·哈贝克(绿党)表示,德国经济仍面临诸多挑战,而2023年经济总量已连续第二年萎缩。

图源:FOCUS online
增长预期大幅下调 关键经济措施受阻
此前,执政的红绿灯联盟(社民党、绿党和自民党)曾寄希望于其“增长计划”推动经济复苏,包括改善企业折旧条件、降低电价及延长劳动年限等措施。然而,由于联合政府在去年11月解体,关键经济政策未能落地。
政府报告还指出,外部经济环境进一步恶化,尤其是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威胁对欧盟商品加征关税,使德国出口面临更大不确定性。此外,由于经济形势不明朗,国内消费仍然低迷。
2026年有望回暖 但预期仍遭下调
尽管2025年的增长前景暗淡,政府预计2026年经济增速将回升至1,1%。不过,这一预测也低于去年秋季预计的1,6%。《商报》报道称,较低的增长预期将扩大政府的财政操作空间。根据政府内部计算,2025年联邦预算的额外借款空间将增加约21亿欧元,而总财政缺口仍高达260亿欧元。
通胀形势温和 但能源和交通成本上升
政府预计2025年德国通胀率将达到2,2%,接近欧洲央行2%的目标水平。报告指出,年初德国公共交通票价格上涨,以及碳排放定价提高导致燃油和取暖成本上升,使得短期通胀有所抬升。
就业市场承压 破产企业增加
德国经济低迷正逐步影响就业市场。政府预计,2025年平均失业人数将比2024年增加12万人,总失业人口将达到279万。此外,企业破产数量也在上升,显示企业正面临更大的经营压力。
德国经济陷入长期结构性困境
报告指出,德国经济持续停滞不仅受周期性因素影响,更存在深层次的结构性问题。企业投资意愿下降,主要原因包括相对较高的能源价格、税负水平、社会保险成本、繁琐的行政审批以及老化的基础设施。同时,人口老龄化导致劳动力短缺,也成为长期经济增长的障碍。
工业持续低迷 业内呼吁政府采取行动
德国工业界对前景尤为悲观。德国工业联合会(BDI)预测,2024年德国经济可能继续萎缩0,1%。BDI总干事塔尼娅·戈纳警告称,如果美国对欧盟商品加征关税,德国经济或将萎缩0,5%。化工和能源行业工会(IGBCE)主席迈克尔·瓦西利亚迪斯则表示,德国工业危机正在加深,政府需采取果断措施改善投资环境。
经济议题成选举焦点 党派分歧明显
随着德国大选临近,经济政策成为各党派争论的核心。基民盟(CDU)和自民党(FDP)主张降低税负、减少监管,而社民党(SPD)和绿党则提出通过信贷融资设立“德国基金”,推动投资和基础设施建设。
企业界警示德国竞争力下降
为表达对当前经济形势的担忧,多个经济组织在全德范围内举行“经济警示日”活动,呼吁政府将提升国际竞争力作为选举重点。企业界希望政府降低税收负担、限制社保成本增长,并提高劳动市场的灵活性,以促进经济复苏。
德国经济前景仍充满不确定性,政府与企业如何应对挑战,将直接影响选举结果和未来政策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