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国学大师章太炎去世后,他的女婿朱镜宙在整理遗物时,发现了一封特殊的信件。章太炎在信件中与友人谈论自己“走阴”的经历,他竟然被冥府聘为判官,与明朝文渊阁大学士王鏊等人一起参与案件的审判。而且在冥府,他还见到了洋人。那他究竟是如何到达冥府的呢?咱们接着往下看。
1914年,袁世凯想当皇帝,但怕章太炎反对,便派人将章太炎骗至北京,幽禁在龙泉寺。可能是心中憋闷的缘故,12月的一天晚上,章太炎睡着后,梦到有人拿着一张名刺来拜见他,请他去吃午饭。而名刺的主人,竟然是明朝的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王鏊。
章太炎走出门,看到马车已在门外等待。他坐上马车后,不一会儿便来到了一处大宅院。主人对章太炎盛情款待,还有很多陪客。陪客中有印度人、欧洲人和汉人。而汉人则是三国时期曹魏玄学家夏侯玄,北宋著名诗人梅尧臣。
据王鏊介绍,梅尧臣是总审判长,他们两人加上其余六人,是审判官。9人一起分主五大洲的刑事案件。而章太炎和王鏊,则负责东亚的刑事案件。
席间,章太炎询问众人:“铁床铜柱的刑罚太过残忍严苛,是谁制定了此地法律?”大家回答他:“这里本没有制定刑法的人,我们只是受委任成为判官,也是这冥府众生公举的,没有任命。法律应用的是汉、唐、明、清,以及西方和日本诸法,本来没有铁床铜柱的事。犯罪严重者,绑起来关一劫时间。短的则关一百年。就连笞杖和死刑,也不采用。我们也曾怀疑是此地的狱卒私下偷偷用刑,还派人暗中查探过,但没有任何发现。可是被刑满释放的人,都说确实受了这样的苦刑。”
章太炎心怀仁慈,号召几位判官一起废除死刑,以免地狱众生继续受苦。之后,他就开始在地府担任判官一职。但章太炎所判的案件并不复杂,也无重大案件,基本都是械斗谋杀、骗人钱财之类的事。如此连续工作了20多天后,章太炎开始心生厌倦。
他想了一个办法,写了一张请假条,然后在家中烧掉。当天晚上,果然没有马车来接他到冥府断案。但到了第二天,这个办法就不灵了。章太炎不胜其扰,便向好友宗仰和尚求助。宗仰和尚给了章太炎解决办法,他静心打坐了三月之久,便不再梦到去冥府断案之事。后来章太炎回想他看不到冥府施刑的过程,很可能是因为自己是生人,又没有那么大的业力,所以才会看不见。
但关于冥府判案一事,章太炎并未公开宣讲,而是与关系密切的友人进行了分享。直到他去世后,他的信件被女婿发现,才将此事公之于众。而除了章太炎外,中国历史学家,民国政要黎澍也曾在19岁那年被接到冥府担任判官一职,他还专门写了一本《幽冥问答录》来记录此事。当然,这些内容究竟是他们亲眼所见,还是编造出来的,还有待验证。大家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参考资料:《幽冥问答录》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