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心系中国的古巴老人街头搭讪中国姑娘,人民空军回应后续

曌夜思无垠 2025-02-19 10:54:48

“哈瓦那飞北京的机票大概要多少钱?”前几天,一位古巴老人在国内火得不可开交,大家都叫他“全网最牵挂的老人”。大家之所以认识他,完全是因为一个抖音博主把他搭讪时的视频上传到了网上。不过,这位老爷子可不简单,曾经不仅是一名古巴飞行员,还跟咱们之间有着一段动人的历史故事呢。不仅是公众,连人民空军、人民日报等多家官方媒体也都纷纷表示要帮助他回忆那段历史。直到最近几天有了新消息,我们才搞明白,原来这位老人之所以如此挂念中国。

漫不经心的散步,牵出一段感人故事大年初四那晚,抖音博主“Missya在澳洲”在古巴特立尼达的街头悠闲地散步,那里并不像国内那么热闹,那个时候街上基本上见不到什么人。可是,当她路过一家店铺时,耳边却响起了急促的呼喊声:“Chinita,Chinita!” 在那边,老一辈的人常常用“Chinita”来称呼中国的姑娘。要是在国内,遇到这种情况谁都会心里一惊,更别提是在国外那种冷冷清清的街道上。幸好博主鼓起勇气去探寻声音的来源,不然就错过了这个动人的故事了。Missya不由自主地朝声音传来的地方望去,看到一位银发苍苍的古巴老者,他站在铁栅栏后,脸上写满了焦急和迫切。他看到Missya停下,急忙招手,声音更为急迫。老人用西班牙语念叨着,虽说Missya听不太懂,但她能感受到那股浓浓的情感。靠近后,老人让博主在铁栅栏外等着,自己则转身去那早已泛黄的立柜里翻找。过了没多久,老人拿出一张陈旧、褴褛但字迹依然清晰的证书。博主一看就认出来了这份证书,因为它封面中央赫然印着那颗“红星”。而且在“红星”下边清晰地写着:“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二航空学校飞行科”。

博主忍不住惊呼了一声,随即向对方示意能不能看看。那本证书上的信息依旧完整,字迹分明,真让人难以相信这已经是几十年前的东西了。第二天,博主特地去找了这位老人,想听听他与我们那段时光的故事。这位名叫Dido的古巴老爷子,已经82岁高龄了。

岁月在他脸上留下了不少痕迹,不过即便如此,他那军人般的挺拔与骄傲依旧保持着。他的家很简陋,一张床、几个立柜、四双鞋,别的再也没了,但整个屋子干净整洁,老人的着装也很干净,看得出来这位老人已将我军的“内务作风”做到了极致。这时候,老人又转过身去,从立柜里翻找什么,终于拿出了一个抽屉,里面全是当年获得的勋章和各种证书,满满当当的。

他的眼里闪烁着亮光,耐心地向博主讲述每一枚纪念徽章的获得时间和方式。博主用翻译器一查,才意识到Dido现在最渴望的就是回到当年学习的地方再看看。他一直在问博主:“哈瓦那到北京的机票价格是多少啊?”

他对中国的怀念如此深刻,这得追溯到1961年那会儿。六十多年前,一批古巴好友来到中国1961年,年轻的Dido和数百名古巴的飞行员,还有技术人员,远道而来中国,接受飞行方面的训练。对当时只有20岁的Dido而言,这不仅是她人生中一个重大的转折点,更是一次充满挑战的冒险之旅。

一切都显得格外新鲜,文化差异和语言不通让他们感到些许不适,但他们心里明白,这是一段历史的使命,为了国家的未来,他们必须挺住。在这儿,他们不仅学会了飞行的本领,还深刻感受到团队间的深厚情谊。Dido提到,他依然记得那晚上真是冷得刺骨,咱们中国战友为他们担心,怕他们受不了北方的冬天,把自己的棉衣都让他们裹上。

生病的时候,教官们都会亲自照看他们,就像亲人一样。这种深厚的情谊跨越了语言的界限,成了他们心中最宝贵的回忆。可惜的是,就在毕业前的4个月,像Dido这样的许多人被紧急叫回了国内,匆匆忙忙地结束了这段美好的旅程。看到这条视频后,许多人都被Dido的经历深深触动,纷纷主动出手帮古巴老人“追梦”。还有不少年轻人通过老一辈的回忆来印证Dido所说的那些故事。Dido如今成了大家心头挂念的老人,人人都在关心她是否能重返中国。驻古巴的大使馆也迅速行动,与Dido取得联系,帮她寻找当年一起学习的战友。还邀请大家一起庆祝元宵节,赏赏花灯,聚在一起吃晚饭。Dido和她的老战友们穿着正装,站在一起,开心地拍了这张合影。

人民空军立马作出回应,帮他们找回了当年的那些回忆。档案馆里,两位文职人员正仔细翻阅那些保存完好的档案,里面记录着当年古巴飞行学员来华时的故事。穿越时空,回望历史,那些珍贵的回忆仿佛让人重新走进那段岁月。

那时候的“空军原第十二航校”强调要在团结、保障安全以及国际主义的精神指导下,做好对古巴学员的培训。课下,教员与学员们一起探讨双方的故事、一起看电影、唱歌、跳舞更感动的是,有几位古巴学员的被子破了,还是教员们为其缝缝补补,让这份温暖持续已久。

为了让离家在外的学员们体验到家的温暖,学校真心实意地为他们考虑,特别注意他们的饮食习惯,伙食上也做了些调整,让他们在中国也能享受到家乡的美味。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许多学员顺利完成了初级飞行训练,掌握了丰富的飞行知识。回国后,他们可以将这些知识继续运用在自己的飞行生涯里。这段温馨的故事让我们深信,那些一起拼搏的时光和那份坚不可摧的友情,永远不会被遗忘。在广东的一个村子里,矗立着一座古老的古巴桥,它更是见证了我们之间那份珍贵的友谊。

近百年的友谊之桥在江门市那伏村,坐落着一座叫“古巴桥”的小桥,这座桥是在1928年修建的。这座桥长10.35米,宽1.65米,起初叫“那伏长堤桥”。因为捐款的人是古巴人,村民们为了表达感激,于是就给它起了个新名字,叫“古巴桥”。桥上雕刻着“古巴”这两个字,至今看起来依然清晰可辨。

这座桥不仅记录着古巴侨胞对故乡的深厚情感,也是中古友谊的一个标志。2012年,江门市政府把它列为不可移动文物来保护。现在,古巴桥已经变成文物遗址,承载着中古两国人民之间的深厚情 义。

0 阅读: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