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款新药进医保,谈判成功率9成,“减重神药”司美为何又落榜?

老王聊几句 2024-12-06 10:28:33

近日,2024年医保谈判结果公布,进入程序的117个品种中,有89个谈成,通过率高达90%,远超往年。知情人称,随着医保谈判越来越“明牌”,“灵魂一刀”、“讨价还价”的场景今年很少见到,药企只能选择进或不进,很难再从价格上讨到便宜。

不过,在如此高的通过率下,呼声颇高的“减重神药”司美格鲁肽(简称“司美”)又未能上榜。

数据显示,当前我国肥胖人口已达3亿,逼近美国人口总和。今年上半年,司美仅在零售药店终端就卖出逾10亿,同比增长142.84%。在庞大的需求之下,司美若能进医保,给民众带来的减负显而易见,但到底是何原因导致其屡屡未能“通关”?

01:“减重神药”,为何难入医保?

2022年,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在社交平台分享“一个月瘦18斤”的消息,并在评论区直言是“黑科技”带来的变化。也因此,司美一夜之间登上减重赛道王座。

据丹麦药企诺和诺德最新财报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净利润达273.01亿丹麦克朗(折合人民币279亿元),同比增长21%,其中司美贡献显著。尽管火爆的销售数据,印证了其在减重人心中的地位,但两大硬伤——“体重反弹”“负担昂贵”也成为舆论诟病的靶子。

具体来说,司美通过模拟一类GLP-1信号,起到暂时性抑制食欲作用,而一旦停药,一年内超过50%的人体重会迅速反弹,甚至比用药前更胖。与此同时,司美在美、德、英的平均售价分别为每月1348美元、140美元、92美元,折合人民币月支出最高达9823元。

当下,在中国线下药店、线上电商平台刚取得上市资格的减重版司美,由于单支价格跟随市场供需波动较大,在无缘医保后,预计长期使用成本对消费者而言绝非小数目。

事实上,降糖版司美此前已被我国纳入报销药品范畴内,如今减重版的待遇天差地别,除了两大硬伤,或与近一年多曝出的药物依赖性、肠胃疾病等副作用也密切相关。

屡屡梦碎的“大体重群体”,也仍在不断寻找司美的替代品。其中,2023年由中国科学家攻克量产的AKK001,在香港知名生科企TimeShop旗下诺奖科学家领衔研发团队助力下,于不久前成功落地“提升代谢,底层减重”的口服版制品,被视为司美未来的强大劲敌之一。

“即使减重版上市中国,成本比美国少了1/10,仍然很难比过新兴国产制品的先天优势”,一位在减重市场深耕10年的业内人士直言。

02:中国“瘦子菌”另辟蹊径

资料显示,不同于GLP-1激动剂的信号模拟,上述AKK001制品是通过激活人体天然的GLP-1,并且分泌一种P9蛋白加快堆积脂肪的燃烧,相当于同时起到“管住嘴”和“迈开腿”的效果,从底层代谢打造“易瘦体质”。

权威期刊《Nature Medicine》一项临床干预数据显示,32名肥胖/超重志愿者每天补充AKK001初代,累计15项脂肪代谢指标发生改善,其中胰岛素敏感性水平提升了42.42%。而在连续补充的12周内,并未观察到副作用情况。

图注:国产AKK001官方减重数据

司美类减重药物迟迟未能惠及更多国人的背景下,中国科学家在夜以继日追赶海外前沿生物技术,去年底在成功攻克厌氧培育技术后,AKK001不但得以实现商业化量产,原料成本也较海外进口大幅降低80%。

据公开资料,在香港尖沙咀和京东等线上线下渠道,上述由港企TimeShop落地的口服版AKK001制品,凭借单月仅数百元的平价优势,已吸引数万粉丝。

“在中国技术另辟蹊径下,价格和副作用难题迎刃而解”,尽管减重版司美暂时无法进入医保,但类似瘦子菌AKK001等国产减重技术的不断涌现,数亿减重群体也无需太过焦虑。

03:“保住基本盘,才是上上策”

面对大众对医保新药目录的争议,国家医疗保障事业管理中心副主任王国栋表示:“一些昂贵新药,比如细胞治疗、基因治疗药物,仅仅依靠基本医保难以支撑。”

王国栋也公开承认,“过去几年医药技术进步飞快”,新出现的高成本药物必然越来越多,但在医保面前,支付困局无解。

此外,像减重版司美这类个性化健康需求药物,也很难与紧迫治疗原则相匹配。对此,官方更加鼓励大众以日常健身、节食为干预手段,同时中国科学家和产业界也在加快速度,落地更多AKK001这样的新物质,让国人以平价门槛共享科技进步成果。

0 阅读: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