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团中美洲5国25日之旅第6天:哥斯达黎加原始雨林-吊桥公园

夏柳旅游 2025-04-04 03:46:26

这次中美洲5国之行25天,哥斯达黎加一共安排了4天,这是倒数第2天。从首都圣荷西前往阿雷纳火山,探访那里的吊桥雨林公园,一路绿色相伴,再次感受了哥斯达黎加出色的自然生态。

行程示意图如下:

从首都圣荷西出发,134公里抵阿雷纳火山附近的小镇(La Fortuna)用午餐,大多是乡村路,开车约3小时;从小镇去吊桥雨林公园(Puentes Colgantes Arenal, Mistico Park)21公里(30分钟);结束后回酒店(Arenal Springs Resort and Spa)14公里(20分钟)。全天行程169公里。

从上面的地图能看出,从圣荷西去阿雷纳有两条路可走,为了看到不同的风景,我们在做计划时特意跟旅行社提出,来回别走重复路。

今天路途遥远,早上8:30出就发了。

今天总算彻底晴了,酒店下面的国家体育馆前面的‘中国结’广告十分醒目。前台视线绝佳,外面还有大露台,忍不住又拍了几张酒店外的风景照。

玻璃窗外的那些山,大多都是火山。哥斯达黎加除了咖啡和雨林出名而外,再就是火山了。前天我们已经去了波阿斯火山,离这里仅50公里,还走到了火山口的上面,热气腾腾的水蒸气直往上蹿。

(这是前天在波阿斯火山口拍的)

哥斯达黎加境内有超过200座火山构造体(包括火山锥、火山丘等),地质学意义上的“火山”大约有112座,其中被官方列为主要火山的有 60多座。活火山有7座。

今天我们要去的也是一座火山-阿雷纳火山,直到2010年都在持续喷发,是这个国家最有名的“活火山景点”之一。

虽然出城时正是高峰时段,但路上依然畅通,高高的棕树笔直挺拔,许多灌木在这个季节也绿意盎然,哥斯达黎加位于 北纬8°至11°,离赤道非常近,周围的所有景象都告诉我们,这里是真正的热带风情。

没几分钟,马路两边的房子一下就低矮了、并略显老旧了,但总是掩映在古木花丛当中,蓝白交织。不远处的群山清晰可见。

大棵的黄色风铃木不时出现,树叶已经掉光,只有“炸裂”似的金黄,特别抢眼,它是当地的原生植物,每年2月开始进入盛花期。也是哥斯达黎加此季特别吸引人的一道风景线。

天空很蓝,云层低垂,约30钟的高速,车速慢了下来,转入了乡村公路。我忍不住从司机后面的座位,换到了他边上靠门的座位上。

浓浓的绿色形成两道高墙,把窄窄的马路裹得严严实实,许多地方形成树洞,路上车并不多;单向行驶的车如果不占另一侧的路,是无法超车的;一路上过了好几座桥,但所有的桥都只能容一辆车通过;导游介绍说,在桥的一头有写的着“让”字的,每当车到了这里,就要先减速观察,看桥的那头有没有车,要让那边的车都过了桥了,“让”字这一方的车才能上桥。

不知道是因为修双向桥的造价太高,还是觉得车反正不多,单车道就够用了,还是为了最大程度的保持原生态,不想大动干戈?

每次过桥都没有遇到对向有来车的情景,通过一座较大的铁索桥时,那一头确实有几辆车在等着我们过,并没有影响我们通行。

没途很少有房屋,偶尔出现零星人家。庄稼地也很少,有也是种着花卉或树苗。基本以原始丛林为主。

中间在一处小商店停下来休息,卖一些旅游纪念品,墙上的老照片是当年人们在地里收咖啡的场景。我在这里买了一杯咖啡。

我们在这里休息了大约10分钟,接着上路,还是穿行绿色森林之中,约1小时后,两边的树越发高大而浓密,云越来越多,一座尖状的高山隐入云端,一猜就应该是阿雷纳火山了。

一路上没有见到别的旅游巴士,不知道是不是他们有意避开了这条线路,因为路实在是有点窄;但这条路真不应该错过。

关于哥斯达黎加的旅游宣传画,阿雷纳火山出现的是最多的,几乎是这个国家的自然象征。海拔1670米,是一座活火山。

离现在较近的活动情况:

1、1968年突然大爆发,摧毁了3个村庄,并从那时起持续活跃了长达40多年。

2、从1968年到2010年,几乎每天都在冒烟、喷气、喷岩浆,是全球少数可以看到持续火山活动的地方之一。

3、2010年后活动趋于平静,目前进入“休眠但仍被视为活火山”的状态。

从网上找了两张天气好的时候的照片:

车离它越来越近,这时路上的车多了起来,不时有旅游大巴从对面开过来。

但火山并不能攀登。我们中午在阿雷纳火山东南脚下的小镇(La Fortuna)用午餐,这个小镇据说在1968年大喷发时幸免于难,因此又被称为‘幸运村’。

这个小镇一看就是以旅游业为主,餐厅、纪念品商店都很多,十分热闹。我们的餐厅是一个开放式的大厅,里面还挂着当地的传统特色服饰:红白蓝三色,是17~19世纪在拉美农村流行的“民间西班牙式装束”。

但它既不是完全从西班牙带来的,也不是原始土著服饰的直接延续,是一个两种文化融合的产物。服务员也穿着它,看上去很有调性,她在用老式的磨粉机给我们现磨咖啡。

吃了当地特色-牛肉炖汤,里面有木薯和玉米,味道还挺新鲜;主食有米饭,当然也少不了中美洲的最主要的主食玉米饼。

午餐后并没有进阿雷纳火山公园,而是开车30分钟,来到了当地著名的吊桥雨林公园(Puentes Colgantes Arenal, Mistico Park)。这是我们今天的重头戏,也是下午的全部内容。

上面这张图是从巴拿马来到首都圣荷西时,一下飞机,在机场连接走廊里拍的,这也几乎是哥斯达黎加的旅游象征-吊桥雨林。是一处自然公园,里面有6座大大小小的吊桥。

往吊桥雨林的路也在阿雷纳火山的脚下,一直都能看到这阿雷纳,山峰的南坡长满了植被,而当年火山岩浆流下来的北坡则光秃秃的,还能看到岩熔留下来的沟壑痕迹。

经过了一个堰塞湖,很快就到了吊桥雨林入口处,站在观景平台上能很清楚的看到的阿雷纳火山,所有来这里的人,都会在这里拍照。

进入雨林时已是下午2:00。

公园里是一条环形徒步路线,总共3.2公里,进园后往左手方向走,没走几步,看到几个大大的圆石头。

导游说这石头是从别的地方搬来的。而且很有历史了。这叫哥斯达黎加石球(Las Esferas de Piedra),制作年代大致在公元 300年到1500年之间,属于迪基斯文化(Diquís culture) 的原住民文明;但具体的用途、意义、制作方式至今仍是考古学未解之谜。

该国有一处迪基斯石球的前哥伦布时期酋长国遗址(哥斯达黎加的南部太平洋沿岸地区),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这些石球大多几乎是完美球形,误差小于几毫米,显示了当时惊人的石材加工技术。

很快就步入了雨林深处,明显感觉和前两天去的瀑布雨林相比,树要更大一些,植物的多样性也更突出。

雨林分为五个层次:地面层 → 灌木层 → 中层林 → 林冠 → 林顶(如猴子、树懒居住)。地面是厚厚的树叶,灌木上多有寄生和附生植物,有的树干上全是爬藤植物,枝干上长满了苔藓、地衣和兰花。

不时有鸟叫声,地接导游喜欢拍鸟,她还带了一个长筒相机,带着我们抓拍鸟儿。

这里的游客比前天阿波罗火山公园还要多。大多都带着专业相机,有向导带路,还有的配有专门看动物的放大镜。

有三座桥是比较高的,架在河的上面,下面有很大的水流声,但是由于植物茂密,看不到水面。从架上过,就能到达雨林的中上层(树冠层)。桥头有工作人员看守,引导大家一拔一拔的过,不能同时上去太多的人。

过桥时有一个约4岁大的小男孩,他们一家四口,他还有一个姐姐,看上去6、7岁的样子。这个小男孩过桥时一直哭,说他害怕。但是他爸爸、妈妈情绪很稳定,鼓励他说“你可以的!”,丝毫没有要把他抱起来的意思,小男孩一直哭喊着说他怕,但双脚还是在桥上挪动,但并没有特别小心的样子,走到中间时还把双手插在裤兜里。

桥有些晃动,两个大人不为孩子的哭所动,时不时鼓励一下,坚持让小男孩自己走完了第一座吊桥。我们走在他们的后面,跟着也下了桥,所有人都不由自主的给小男孩竖起了大拇指,但他还是一脸严肃。

过桥的时候能透过树冠间的缝隙看到阿雷纳火山,但山顶一直被云层遮罩着,估计这也就是它的常态了。

游老师感慨了好几次:太舒服了,太壮观了,胜利在望。

过第二座桥时,那个小男孩还是哭喊着说他怕,但动作依然没那么小心。到了第三座桥的时候,他就不哭了,但偶尔还是会嘀咕几句。两位大人一点也不为之所动,他姐姐也表现得很平静。

看见几只特别大的鸟,有点像乌鸦,就在我们眼前的树上跳动着,但比乌鸦的动作要优雅得多。

离出口不远时,一位年轻人指着远处的一棵棕树,告诉我上面有条蛇,他们有专业拉近并放大的镜子,我用手机拉近也拍了一张。

第一次看到成群的蚂蚁背上驮着树叶,排成队列往前爬,密密麻麻晃动的是片片绿叶,不知道是不是它们找来的食物。

离出口不到50米的时候,一个当地人叫我抬头看树上,有十来层楼那么高的树,上面有猴子,确实能看到,但是太远了,加之树叶也多,拍得很清楚。

吊桥雨林慢慢走下来,用时约3小时。出口处有很多长尾浣熊,追逐打闹,特别可爱。

这时大伙儿又在观景平台上和阿雷纳火山拍合影。18:00出发去往今天的酒店(Arenal Springs Resort and Spa),20分钟车程,沿着阿雷纳火山往回的路,是一家五星森林温泉酒店。

房间门口有温泉池,我住的房间里面还有一个温泉泡池。到酒店时天已经黑了,第二天早上拍了些酒店的照片。

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森林酒店。

阿雷纳火山就是酒店的西侧,离得很近。但早上雾气很大,无法看全。下面这两张是从酒店官网下载的。

可惜我们明天一早就要离开这里,阿雷纳火山的温泉也十分有名,如果能在这里再1晚住宿,泡半天温泉,再到火山脚下的丛林区徒徒步,应该更为妥当,以后的行程我们将做调整。

感谢您的阅读和支持,我会继续分享25日中美洲之行的日记,期待您的关注!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