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不为人知的故事》是T大的一本小说,讲了一个卧底缉毒警察陈铭生和古董修复师杨昭的故事。短短一句话能概括得了什么?什么都概括不了!我无法短短得描绘出玉龙雪山下意气风发的陈铭生、我无法描述在家等待的杨昭的忐忑、我无法想象陈铭生最后得有多惋惜,也无法想象杨昭对于自己的“遗忘”的自责无力。《那个不为人知的故事》电影版即将上映,我觉得对于这本心中top地位存在的be虐文,我应该写点什么,以至于不会到最后成了邱泽、郎月婷,而是陈铭生和杨昭。被改编的文我大可以不关注、不听、不看,但是陈铭生不行,去掉邱泽的外壳我有自己的“陈铭生”,我想让这个不为人知的故事人尽皆知,不管是被导演拿捏着去的影院还是被资本奴役,我都想要去看一趟,看看玉龙雪山下还意气风发的陈铭生,去见证两人的相遇,去看古老传言中的“殉情”,去看两人屈指可数的发生在五台山的温情(如果情节没被删去),去看这个即将人尽皆知的那个不为人知的故事!
杨昭是一名古董修复师,衣食无忧甚至说得上优渥奢侈,陈铭生是一名卧底缉毒警察,本来已经借受伤去杨昭的城市隐姓埋名以出租车司机度日,但是可能本就是“风流业”,本就是“情劫”。一个电话便让两人产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即使最后两人一个为国牺牲,一个难挨生命而殉情,我也觉得两人的相遇不存在“如果再有一次机会”的后悔。因为人生不过三万天,但是真正活过的也就只是那为数不多的寥寥几个瞬间,两人只经历了可以“用贫瘠的词语描绘出每一分每一秒的短暂时光”,但是这就足够了。她主动出击,追求自己的爱情和“理想国”,他慢慢释怀,放纵自己为自己搭建“庇护所”。字里行间的“隐忍”和“不般配”让两人关系多了几分禁忌,但是不管怎么样,这段不为人知的故事不管是故事的不为人知还是陈铭生身份的不为人知,都应该人尽皆知,万千缉毒警察的英雄事迹应该人尽皆知,陈铭生的爱应该人尽皆知,杨昭的“奔赴”应该人尽皆知,两人的“出现又离开”也应该人尽皆知……黑暗贫瘠的日子里,杨昭是他照进生命的光;无趣单调的生活中,陈铭生是她不可多得的“救赎”。
一切好像都步入正轨,一切好像都在顺利进行,当然,这一切都不会停止,如果陈铭生没有在火车上识破毒贩并上前制止、如果多事的记者没有在警局拍到陈铭生的脸、如果陈铭生不是为了给杨昭买价近十万的戒指、如果……如果陈铭生不是缉毒警察!世上最无力的就是假设。可惜没有如果。陈铭生不会不是缉毒警察,在火车上的时候,身上的使命不允许他沉默,即使最后是被注射高浓度海洛因而心脏衰竭接近死亡的时候,他依然不后悔自己当缉毒警察。“他瞳孔极度缩小,皮肤开始发紫。他瞪着天边的冷月,嘴唇一张,一合。再一张,一合。所有的景象,都混乱了。它们像一滴落入清水的墨汁,在一瞬间,四散开来,烟雾越来越大,最后又刹那间扭曲在一起,然后一同爆炸开来。在那迸发的最深处、所有动态的最深处,有一幅淡淡的静止的画面。一座空荡荡的寺院后院,有一个女人,在低头祈福。”“陈铭生抽完烟,回来找杨昭的时候,看见的便是这样的景象——在寺院的角落里,有一个穿着简单的女人,在一个小小的菩萨像前低着头祈福。陈铭生在那一瞬间停下脚步,他没有再向前,也没有出声叫她。他很自私地想着,希望杨昭可以站得再久一点。他有一种感觉,现在在杨昭脑海里的那个人,一定是他。陈铭生很明确,自己并不信佛。可现在,他又有些疑惑了。因为当那个女人在菩萨面前为他祈福的时候,他分明有一种被保佑的感觉。那种感觉让他禁不住想要眼酸。于是这成了陈铭生一生当中最重要的一个画面。这幅画面里的每一棵树、每一株野草、每一块砖瓦,都成了他宝贵的记忆。”
他作为小说男主,没钱、没权、没势,甚至身体都不完整,父亲的去世让母亲的精神受到了严重打击,而自己也一直活在父亲的阴影之下,“陈铭生”是他母亲的魔咒,也是杨昭的“魔咒”,“铭生”——铭记一生。的确,杨昭的确铭记了一生,本来是缉毒英雄,但是死后却无人去祭奠“那是第四年。那一年的夏日,就在杨锦天的车里,杨昭忽然想起来一件事——她错过了今年的忌日。等她匆匆忙忙地赶去的时候,她发现,照片还是那个样子。她已经过了三十岁,可他还是那个样子。他的笑容不明显,平平淡淡的神色,她跑得喘着粗气,可他还是那个样子。在那一刻,杨昭恍惚了。她慢慢地走出墓地,临走的时候,她去找了记录员。她问他,这几年,有没有人来祭拜他。记录员查了查,随口说∶‘没有,就你。’杨昭点点头,离开了。”一直说“明年我就不来了”的杨昭却在他离开的第五年因为无法忍受自己慢慢将他忘记而“殉情”。“死亡不是终点,遗忘才是”,杨昭一直没有忘记,陈铭生也就没有死亡。后来慢慢模糊的记忆让杨昭无法忍受,像是无法接受陈铭生的死亡。
所有的不幸和困难都没有让陈铭生低头,他可以忍受断肢疼痛,忍受工作环境黑暗,所有这些都不足以让他抱怨,都不足以让他埋怨生命不公,唯一的一次是杨昭醉酒而自己却无能为力去把她抱起。男主没有自己的光环,甚至多加了几分阴暗,作者在写作的时候也心软过“我曾在文章进行到三分之二的时候动摇了,想把故事改成美好的大团圆结局,原因就是我对陈铭生心软。说来也是奇怪,我能让我心爱的女主角毫不犹豫地结束生命坚定自我,却对一个虽然戴着“男主角”帽子但其实只是为了衬托女主角的陈铭生心软了。追究原因,可能就是现实。现实生活里很难有杨昭,但是却有很多陈铭生。他们平日里很普通,只有当他们来到工作岗位上时,那一份不寻常的工作性质,让他们变得有些不平凡。陈铭生是一个很普通的人,普通到我这个作者想开点金手指都无从下手。”